给孩子的人生涂上亮丽底色
发布日期:2015-09-13
来源:《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浏览次数:3814次
本报记者 李强 通讯员 韩苗
淄博市淄川特教中心创新管理和教育方式,让家长参与学校各项活动,及时了解新的教育、康复理念和育子经验、方法,努力提高素质,为孩子铺建良好的成长环境,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沟通:温暖心灵的阳光
“每个残疾孩子的家庭都很不容易,家长的思想包袱太重,不敢面对现状,很多家长说着说着就会流下眼泪,有时我也不忍触及他们的伤痛。对家长进行疏导的时候,我会将自己置于‘救助者’的位置,来帮助家长面对伤痛,解决因孩子造成的各种烦恼。”作为一名长期和家长接触的心理咨询师,刘淑慧老师深刻体会到家长的感受。
在家校沟通方面,特教中心面向全体家长开设“心理倾诉吧”,为家长倾诉生活压力和进行心理疏导提供场所,帮助家长正确处理亲子关系,舒缓家长的精神压力,让家长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孩子的成长。
中心在网站上开辟了“家校融合”专栏,有“活动组织”、“家教之窗”和“家长心声”三个栏目,以便家长及时了解学校信息;大量的育子、家庭康复文章,供家长借鉴学习。家长还可以通过网络与教师进行沟通,在网站上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表达自己的心声。
学习:成长的快车道
中心定期进行家长培训,邀请医疗、特教、心理等方面的专家为家长开设专题讲座,促使家长更新家庭教育理念,深入挖掘家庭教育资源,对孩子实施科学有效的教育训练,让孩子成功康复。此外,学校还汇集全体教师的智慧选编了《家教讲堂辅导材料》读本,根据不同残疾儿童可能遇到的家庭教育问题,为家长做有针对性的指导。
“现在,毛毛学会了骑车、做饭、洗衣服、弹琴、做十字绣,比原来强多了。我们已经把很多的不可能变成了现实。只要我们家长对孩子不抛弃、不放弃,坚持不懈地训练、引导,他们一定会创造出更多奇迹!”学生家长李彤在育子经验报告会上高兴地说。
李彤是特教中心家长委员会主任,也是一位平凡的全职妈妈。孩子3岁半的时候,她毅然决然地辞掉了稳定的工作,全职教养孩子。她没有像其他家长那样自卑、无助甚至绝望,而是坦然接受孩子的缺陷,并积极与学校联系,与老师探讨家庭教育方法,利用自己的智慧,开朗地面对家庭的境遇。李彤多次把育子经验在特教学校交流会上与大家分享,还被市电视台《小语访谈》栏目专题报道,让无数残疾儿童的家长看到了希望。
参与:感悟中的转变
“早上,妈妈把我送进教室后就去了一年级,没有去上班。她说今天轮到她在学校‘助教’,这是她的‘第二职业’。”六年级的张坤真兴奋地对老师说。
“家长助教”是特教中心家校共育常态工作之一,和学校工作安排同步,每天两个班级各选派3名家长到校参与管理,主要是协助任课教师组织好重度智障儿童的课堂纪律、课间活动等工作。实际上,就是学校每天多了6名“家长老师”。
“我们家长每天面对这样一个孩子都觉得束手无策。老师们管理这么多孩子,真是太不容易了!在协助老师们教育管理孩子的过程中,我也学到了很多很好的教育方法。以后,我会多与老师们联系,多支持学校的工作。”助教家长深有感触地说。
经过几年努力,特教中心已经将家庭资源完全融入学校教育的方方面面,使家长成为学校、教师的协助者和合作者,不但最大限度地发挥和利用了家长的聪明才智,还帮助家长转变了教育观念,提升了家教水平。
联系电话:0531-51756681,0531-51756682
地址:济南市市中区土屋路3-1号(250002)
0531-51756739
(凤凰彩票凤凰彩票为凤凰彩票凤凰彩票 上午8:30-12:00 下午1:0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