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有”教师的楷模
发布日期:2015-09-16
来源:《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浏览次数:807次
本报评论员
2014年教师节,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座谈时提出广大教师要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淄博市沂源县退休教师李振华用他60多年如一日奉献教育的事迹为“四有”教师作了最生动的诠释。李振华老师就是一位“四有”教师的楷模。他的事迹是我省开展师德教育的宝贵财富,他的榜样感动和激励着无数教师为教育事业而奉献。
坚定的理想信念是李振华扎根山乡的力量源泉。1953年,年仅17岁的李振华响应党和国家支援老区教育的号召,从正在就读的地处六朝古都的南京师范学院,来到偏远落后的沂蒙山扎根教育事业,一干就是60多年。这期间,有条件优越、岗位诱人的调动机遇,有十年“文革”的不幸遭遇,有忠孝不能两全的人生遗憾,也有爱情与事业选择的考验,但都没有动摇过他用教育改变落后山乡的理想信念,没有动摇过他扎根沂蒙山区献身教育的决心,没有动摇过他将贫穷的山里娃培养成为有知识有文化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的信心。
高尚的道德情操使他赢得人们的敬重。60多年来,李振华身体力行、率先垂范。他的行为准则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做到;要求教师做到的,干部首先做到;要求干部做到的,校长首先做到”。他提出了“不求人人升学,但求个个成才”和“转化一名后进生与向高一级学校输送一名学生同等重要”的观点,对后进生进行“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教育,先后为贫困山区培养各类人才万余名。对教师,他总是千方百计为他们树梯子、压担子、铺路子,给他们提供施展才华的机会,为教育事业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中青年干部和教学业务骨干。李振华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他处处严格要求自己。他先后8次走进人民大会堂接受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其事迹被新闻媒体广泛报道,但他从不居功自傲。退休后,他一如既往地为教育事业默默奉献。
扎实的知识和先进的教育理念使他收获累累硕果。李振华坚持与时俱进、努力学习、不断创新,不仅个人成为专家、名师,还带头将沂源县实验中学创建成全市初中学校的一面旗帜。作为教师,他博学多思,刻苦钻研业务,努力提高教学水平,大胆进行教学改革创新,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他重视教学实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自学和动手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坚持启发性原则,注重情感教学,强调语言激励;在对学生的群体教育中,坚持抓中间、促两头的做法,在提高中间群体成绩的同时,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对学生的个体教育中,践行了“因材施教,扬长补短,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作为校长,他始终坚持管理创新,讲求管理艺术,以最小的管理行为争取最大的管理效果为管理原则,实施情感管理、规范化管理、精细化管理,强调管理措施要符合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把对人的管理转化为自我管理,进而达到“没有管理的管理”的境界,使学校发展发生质的飞跃。
仁爱之心使他乐于奉献。李振华关爱学生,安贫乐道。对自己,处处精打细算,生活俭朴;对他人,无私奉献,不求任何回报。对学生,他始终把他们当成自己的孩子来看待,生活上关爱无微不至,学习上关心严格要求。在他工作过的地方,每一处都有受过他资助的人。为了不让贫困生辍学,他始终省吃俭用,省下工资资助贫困学生。他自工作第一个月起就拿出工资的四分之一资助贫困生,坚持至今。退休时,又将大半辈子积蓄的1.5万元和国务院津贴全部捐出。他在工作过的3所学校建立奖学基金,在他的带动下,社会各界向“振华奖学扶困基金”捐款达296万元,资助贫困学生8000余人。2001年,他应聘到万杰朝阳学校任初中部校长后,将年薪5.5万元全部拿出资助23名学生。60多年来,他累计捐出资金96.2万元,资助贫困生2000余名,其中全部由他资助到大学毕业的孤儿和贫困生达36名。
做几件奉献的事情不难,难的是用自己的一生去奉献。李振华用他62年如一日的奉献,诠释了教师这一职位的含义。在第三十一个教师节到来之际,我们学习李振华的事迹,就是像他那样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尽职尽责,无私奉献,培养出更多更好的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联系电话:0531-51756681,0531-51756682
地址:济南市市中区土屋路3-1号(250002)
0531-51756739
(凤凰彩票凤凰彩票为凤凰彩票凤凰彩票 上午8:30-12:00 下午1:0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