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州市十余万名中小学生幸福就餐

  本报讯(记者 胡乐彪 胡杰 通讯员 孟凡盖)今秋开学后,滕州市级索镇前王晁小学400多名学生脸上笑容又多了一些。校长程广龙告诉记者,暑假中紧锣密鼓建设的餐厅已正式启用,可满足学生们的就餐需求。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学生就餐难的问题摆在了很多农村学生家长的面前。为此,自2011年起,滕州市教育局便把学校食堂建设摆上议事日程,专门研究制定了《中小学食堂建设工程实施方案》。该市坚持新建学校同步设计建设餐厅、其他学校新建或改扩建“两个轮子一齐转”,先后投入8000余万元,完成了32处寄宿制初中标准餐厅和120处农村小学食堂的建设,解决了全市10余万名中小学生的就餐难题。
  为确保学生吃得好、吃得饱,滕州市不断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对学校食堂的监督管理。坚持学校食堂姓“公”,严禁对外承包,明确规定由学校经营、独立核算,不以营利为目的。学校食堂实行单独建账,设立专用账户,学生伙食费专款专用,严禁挪作他用。
  针对个别学校把食堂变成了“小金库”,克扣、挪用学生生活费现象,该市组织相关人员定期进行检查审计,建立了严密的监管体系。同时,要求各中小学校严格伙食成本核算,并设立公开栏,将食堂财务“晒”在阳光下,对每周食谱、每日原料进价、饭菜价格等进行公示,并由教师、家长、学生代表组成膳食监督小组,全程参与食堂监管,严防各类违规现象的发生。
  此外,滕州市教育局还对学校食堂实施精细化管理,定期举办食品安全和青少年饮食营养搭配培训,引导学校科学制订每周食谱,做到“一日不同餐,一周不重样”,不断提升饭菜质量。同时,他们严把食品质量关和安全关,定点集中采购米、面、油、肉,严格查验相关许可证、检疫证明等,及时排查整治各类食品安全隐患,有效保障了学生“舌尖上的安全”。
  在洪绪镇龙庄小学,牛肉炖土豆、西红柿炒鸡蛋让学生们吃得津津有味。当记者问及饭菜口味时,几个学生抢着回答:“比爸妈做的还香!”“自从学校食堂开伙后,孩子每天在学校吃得有荤有素,并且还有值班老师专门看护。”学生家长耿学明说,“学校办食堂,真帮了家长的大忙,让俺们省了很多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