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校园足球”好红火
发布日期:2015-10-10
来源:《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浏览次数:2995次
本报记者 王蕾 吕立春 通讯员 殷吉亮
在2015年“谁是球王”青少年校园足球山东赛区选拔赛上,首次参赛的滨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定吕小学,在全省22支球队中,一举斩获了小学组季军的殊荣。这只是滨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大力发展校园足球的生动缩影。
全员参与,打造校园足球“饕餮盛宴”
2011年,由滨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教育局主办的校园足球联赛启动。这是一个以校园足球联赛为核心,以“全员参与”为主要目标,以足球文化推广、“足球啦啦操”比赛、“足球宝贝”评选为纽带的综合性平台。足球联赛让更多学生、更多学校参与到校园足球这项活动中,使学生身心得到全面发展。
该区要求各学校每班每周开设一节足球课,任课教师科学制定教学目标、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注重运球、传接球、颠球、射门等足球基本功的训练,让“足球苗子”打好基础;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第二课堂”活动,举行“三人制”和“五人制”足球比赛,激发学生参与足球运动的热情。
如今,该区所有学校均组建了自己的足球队,实现了训练比赛常态化、制度化,尤其是在抓好训练计划的落实上,做到有场地、有教练、有人员、有凤凰彩票、有经费。根据学生年龄特点,低年级组织运球、接球、射门等基本功比赛,高年级学生进行“七人制”班级足球联赛,各学校每年举办校园足球节系列活动。随着校园足球联赛的开展,该区涌现出了一批足球特色学校和“绿茵新星”。
加大扶持,完善校园足球发展平台
为使校园足球火起来、热起来,滨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建立了完善的经费保障机制,设立中小学足球联赛专项资金,优先支持足球发展。仅2014年,就投资1000余万元,实施运动场改造工程,建设包括足球场在内的运动场地1.2万平方米。全区12所中小学全部铺设了塑胶操场、人工草坪,为开展足球运动奠定了硬件基础。教育部门则注重完善全区足球联赛机制,出台激励措施,重奖特色学校、先进集体、优秀球员,激发学校的参与积极性。联赛引入企业冠名,采取联赛总体冠名和每所学校单独冠名相结合的方式,提高社会关注度。
如今,全区的校级、年级、班级三个层次的联赛机制和不同年龄的梯次队伍已经遍地开花,校际联赛、友谊赛、邀请赛、争霸赛等各类比赛活动层出不穷。全区所有学校已经形成了“校校有联赛、班班有对抗、周周有比赛”的格局,更形成了独有的“滨州开发区校园足球现象”。
完善机制,突破校园足球“人才瓶颈”
发展校园足球,场地是基础,人才是关键。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滨州全市仅有138名足球教练,平均1名教练教授362名小球员,人才匮乏成为制约校园足球发展的“拦路虎”。
如何打破“人才瓶颈”,使校园足球步入良性发展“快车道”?该区为此提出了“两步走”的发展思路:在足球专业教师匮乏的情况下,加大现有体育教师转岗培训力度,推动“造血”、“输血”功能双管并进。他们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聘请高水平教练员和专家对教师进行科学的训练指导,提高教练员的业务水平。支持各学校校长到济南、青岛等地参加高层论坛,开阔了抓好校园足球的视野;鼓励体育教师、教练员参加各级各类足球培训,掌握足球运动的规律和特点,丰富足球知识。
一系列的举措,使全区校园足球“人才瓶颈”问题得到了有效缓解。仅今年以来,该区就有3名校长参加全国、全省足球管理改革培训,体育教师60余人次参加专业课程学习,促进了校园足球训练、比赛活动的规范开展。
联系电话:0531-51756681,0531-51756682
地址:济南市市中区土屋路3-1号(250002)
0531-51756739
(凤凰彩票凤凰彩票为凤凰彩票凤凰彩票 上午8:30-12:00 下午1:0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