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芜市“烛光工程”温暖特困教师

  本报讯(记者 任甲斌 通讯员胡安迎 纪荣艳)“非常感谢大家给予我的关心和帮助,感谢‘烛光工程’的救助,我会勇敢地面对困难,战胜病魔。”9月25日,莱芜市钢城区新兴路学校教师谷霜梅收到了2万元救助金,心情非常激动。
  谷霜梅今年51岁。2011年患严重肾病,每年医药费十几万元,其中自付费用大约6万元,家庭经济负担非常重。“谷老师虽患重病,却一直坚持上班。我们学校考虑到她的实际情况,安排她到图书室工作,但她从来没有因为身体原因而耽误工作。”该校校长李清江说。
  为帮助像谷霜梅老师一样的困难教师,从2014年开始,莱芜市教育局联合市慈善总会实施“烛光工程”,对因患重大疾病或因突发事故造成家庭生活困难的在职特困教师展开救助。2014年,该市救助了37名因病因事故导致家庭困难的教师,救助金额20.5万元。今年,该市又救助了32名困难在职教师,救助金额25.2万元。
  为确保这项工作公开透明,所有被救助对象都经过个人申请,镇(街道)教育办公室初审,区教育局审核,市教育局、市慈善总会审批的程序,并通过《莱芜日报》、莱芜政府网、赢牟慈善网向社会公示。根据教师困难程度,给予每名教师救助3000元至2万元不等。救助资金从“慈心一日捐”捐款、部分企业专项基金增值部分和部分慈善微基金中支付。
  为方便特困教师及时、便捷地领取救助金,该市通过市邮政公司为每一位受助对象办理了邮政绿卡,采取邮递员投递到人的形式,今年中秋节前已全部投递到受助对象手中。“我们今后每年都将救助一部分特困教师,做好‘雪中送炭’,要让他们充分感受到党和政府以及整个社会对他们的关爱,进一步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莱芜市教育工会主任王玉生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