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将解决城镇“大班额”列入“十大民生实事”

  本报讯(记者 刘金松 通讯员 李顺 王超)为切实做好保障和改善教育民生工作,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现实的民生事项,临沂市委、市政府日前将解决城镇学校“大班额”问题列入该市“十大民生实事”,提出到2017年基本解决城镇学校“大班额”问题。
  据悉,临沂市将统筹布局教育资源,科学编制城镇学校建设专项规划(2015-2017年),按照“改建一批、扩建一批、调剂一批”的总体思路,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在北城新区加快新建、改扩建一批中小学校,满足教学需求;在老城区整合闲置空间和设施,改建一批中小学校,并通过初中利用高中校舍、小学利用初中校舍梯次补位办学的办法,扩大城区学校办学空间。要求各县(区)按照市域统筹、一县(区)一策的原则,同步推进城镇学校改扩建工程,为解决“大班额”问题夯实基础。2016年,将新建、改扩建城镇学校68所,校舍108.9万平方米,消化40%左右的“大班额”;到2017年,将新建、改扩建城镇普通中小学117所,校舍212.9万平方米,基本解决城镇学校“大班额”问题。
  针对城镇学校存在的学生超额、教师超编现象,临沂将通过分流学生、调剂教师的办法满足新建学校的教学需求。针对农村学校存在的师资老龄化、部分偏远学校存在的师资不足等问题,临沂市将推行“县管校聘”管理改革,建立教师临时周转编制专户,调剂解决农村中小学教师不足和结构失衡问题。通过建立城乡师资“双向流动”机制,促进县域内师资均衡配置。同时,通过落实乡村教师工资待遇和生活补助政策,提高班主任津贴,在职称评定、评先树优等方面予以倾斜,鼓励更多的优秀教师走向农村、留在基层。注重学校“内部挖潜”,推行教干带课制度,让一批优秀教干教师重返课堂,带动教学质量提升。另外,通过开展师范生顶岗实习和“三支一扶”支教,推行音乐、体育、美术等学科教师走教,3年内为每所农村小学配备1名音乐、体育或美术教师,其中,2016年配备不少于50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