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课怎样讲 特聘教授来示范

本报通讯员 李玉英 辛德军
  原本下午1点30分才开始的形势政策课,12点50分就有学生来了。“今天是由特聘教授来讲课。”山东青年政治学院文化传播学院2014级播音专业的王双铭同学,因脚部受伤拄着双拐提前来到报告厅。他说,“特聘教授的思政课贴近我们的生活,每堂课我都愿意听。”
  “思政课不再是照本宣科,讲些空的道理,而是从我们学习和生活的点点滴滴入手,讲述的不仅有知识层面的东西,还有需要我们去细细思考的,触及心灵的。”在听了山东航空集团纪委书记林海波教授讲的思政课后,该校商学院2015级新生李晓菡兴奋地说。
  “走进大学课堂,仿佛又回到了大学时代,能有机会与青年学生交流是一件幸福的事。”省委副秘书长、政策研究室主任宋玉山教授,2015年12月7日,来到山东青年政治学院,为师生解读中央和省委十三五规划建议报告。“宋教授是山东省十三五规划建议报告的起草人之一,他的解读更原汁原味,全面翔实。”山东青年政治学院思政课教师辛德军如是说。
  自2015年7月份省委高校工委推行党政领导干部、专家学者和知名人士担任思政课特聘教授以来,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党委高度重视,安排11名思政课教师与特聘教授一对一对接,不仅为特聘教授提供服务,更要求随堂听课,拜师学艺。省委党史研究室巡视员韩延明教授、山东社科院党委副书记王希军教授、省委党校王凤军教授等先后来校讲课。“特聘教授走进高校,受益的不仅仅是学生,更是我们这支相对年轻的思政课教师队伍。”该校副院长陈雨海感慨地说。
  近年来,山东青年政治学院一直大力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改革,尤其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坚持采用引进来、走出去等方式,每年专门列出思政课教师引进计划,列出专项经费,组织教师专题培训和赴国内外高校交流学习,利用寒暑假组织年轻教师深入基层开展社会调研,全面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
  “尽管我们把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放在优先的地位,但在短凤凰彩票内学校年轻教师多、社会实践经验少的现状还是难以缓解。来自高校之外的特聘教授的加入,为我们开展教学改革,有效提高思政课的吸引力、感染力,全力打造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思政课提供了契机。”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张书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