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当前实际 增强课堂魅力

本报通讯员 文洪朝
  2015年11月12日下午,随着济南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特聘教授、山东省委讲师团刘春鹏主任授课开始,济南大学拉开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特聘教授授课的序幕。济南大学200余名新生和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教师聆听了授课。
  刘春鹏教授在讲授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候,穿插讲述了“老中医在徒弟学成时给徒弟送灯和伞”的故事。一名学生课后深有感触地说:“这样的故事深深地打动了我,老中医的敬业精神将激励我前行。”
  目前,像刘春鹏一样,山东省法制办副主任李春田、东平县县委书记赵德建等一批特聘教授已陆续到济南大学讲课。这些特聘教授的授课内容丰富、语言诙谐、深入浅出,结合当前社会发展实际,恰当运用事例、案例开展教学,受到学生们的热烈欢迎。
  为开场就抓住同学们的兴奋点,李春田紧扣法治主题,引用“分粥理论”案例来说明制度建设和程序设计的作用,很自然地使学生明白:程序有其独立价值,可以最大程度支持结果公平,而法律就是这样一种制度设计,可以公平地分配资源、平衡利益。法律事关治国理政,事关每个人的切实利益。
  在讲述“法治是良法善治,良法是善治的基础”这一问题时,李教授援引自然法学派观点,特别是对二战后德国纳粹战犯的纽伦堡审判案例,说明恶法非法,导出科学立法、民主立法,提高立法质量、体现立法为民的重要性。
  善于运用比较的方法,做到以理服人,是特聘教授教课的又一个显著特点。在讲授“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够领导无产阶级革命成功”的时候,赵德建就巧妙地将共产党的胜利历程与国民党的失败历程联系起来对比着讲:一个是政策得民心,一个是政策失民心,思路清晰,主题集中,很快就把问题讲透了。他援引时任北京大学图书馆馆长毛子水的话说:“国民党之所以被世人唾骂,最大的罪名就是柄政二十多年,天天喊‘三民主义’,一直到现在,‘一民’也没有做好。这似乎是应该骂的。”这样就使论证更为充分,论据更为确凿。
  据介绍,为确保思政课特聘教授工作顺利开展,2015年10月28日,济南大学举行思想政治理论课座谈会暨特聘教授聘任仪式。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文明办主任刘宝莅,省委党史研究室巡视员韩延明,省政府研究室巡视员聂炳华,省国资委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时民,省社科院党委副书记王希军等参加会议。会议围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学生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感受和需求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