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改革和加强思政课的新举措

本报通讯员 刘群英
  按照省委高校工委关于做好特聘教授到高校授课的要求,山东农业大学对特聘教授来校授课工作高度重视,精心部署,周密安排,认真组织。
  为做好特聘教授来校授课工作,山东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主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多次召开协调工作会议,部署特聘教授来校授课工作,安排专人负责沟通联系。二是及时与特聘教授对接联系,做好授课准备工作。三是要求没有课的老师深入教室听课,学习借鉴特聘教授授课方式与内容。四是原主讲教师要做好教学班学生的上课组织工作。授课现场面向学生发放特聘教授授课情况调查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特聘教授授课效果的评价。
  从已经完成的6位特聘教授授课情况来看,特聘教授授课准备充分、亮点突出、效果明显,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授课内容比较丰富。学校聘请的特聘教授都是富有社会经验的党政领导和省委党校、省社科院的专家、学者,知识面广,课堂授课旁征博引,授课内容丰富多彩。二是授课准备较为充分。特聘教授课前准备较为充分,包括联系学院了解学生情况、积极准备课件丰富讲课内容、与学生课堂互动较为频繁等。三是特聘教授对来校授课工作认真负责。课堂教学中,特聘教授对每个教学环节认真处理、悉心琢磨。
  特聘教授授课结束之后,山东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周新辉说:“特聘教授进入高校课堂授课对于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授课工作既是一项新的任务,又是一项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我校将认真做好特聘教授来校授课工作。”学院教授赵金科说:“特聘教授来校授课是对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一次不出校门培训,更是我们难得的学习提高机会。特聘教授授课方式灵活,课堂讲授知识丰富,与学生互动性强,一些授课方式给我的启发较多。”副教授苏百义说:“特聘教授课件准备比较充分,知识点比较多,再加上特聘教授人生阅历丰富,对授课内容掌握熟练,授课效果比较好,学生反响强烈。与原来相比,课堂气氛更加活跃了,授课方式更加灵活了,学生对该门课程关注度更大了、热情更高了。”
  通过调查发现,学生对特聘教授授课工作认可程度比较高。2014级通信工程专业学生杨宝金听完特聘教授赵德健的课后说:“赵老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形象的例子讲述了县域经济发展前景及存在问题。赵老师的授课紧密联系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热点、焦点问题,促使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进一步思考,激发了我们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兴趣,开阔了我们的视野,也使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理论知识对指导实践的重要意义。”
  2015级行政管理专业学生刘西文聆听特聘教授张友谊的课后说:“张教授从中国37年的改革开放谈起,教导我们做事情要敢做敢闯,从实践到认识再到实践,在学习生活中把这些道理弄明白,并以此来指导今后的工作,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张教授讲课条理清晰、语言风趣幽默,与我们的课堂互动较好。希望这样的课程今后适当多开设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