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冒尖教师”输出“群体拉动力”
发布日期:2016-01-21
来源:《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浏览次数:3826次
本报记者 宋洪昌 通讯员 王盛芬
日前,在青岛市黄岛区第二实验小学举行的青岛市地方与学校课程“名师开放课堂”暨黄岛区地方与学校课程研讨会上,黄岛区第二实验小学青年教师吴文莉的课堂教学受到了与会者的广泛好评。
一名年轻的教师何以能够在专业上获得快速发展,形成鲜明的教学特色?“在我们学校,像吴文莉这样有自己教学特色和教学主张的老师还有不少。这得益于近年来学校实施的‘名师锻造’工程。”该校校长刘润爱这样解释其中的原因。
近年来,区位优势使得该校办学规模迅速膨胀,教学班由原来的36个增加到69个,教师队伍也随之迅速扩大,但随即出现了年龄结构失衡、名优骨干教师少、专业化水平难以适应学校发展需求等问题。学校经过深入调查论证,认为学校缺少激励机制、教师缺少成长自觉和专家引领是制约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因素。其中,缺少能够引领的名优教师成为制约当前学校发展的瓶颈。
如何能尽快培养本校名师,同时促进全体教师实现专业的快速成长?经过反复论证,学校于2014年初启动了“名师锻造”项目,并确定了“以‘名师成长工作站’为载体培养特色教师,以特色教师成长激活骨干教师,以骨干教师发展带动教师群体提升”的校本培训思路,让有能力“跑得快”的教师首先“冒尖”,产生“群体拉动力”,带动其他教师加快发展。在这一思路引领下,两年来学校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学校进行了科学的规划,制定了《“名师锻造”项目计划书》和《“名师锻造”项目实施方案》,由校长直接领导项目的策划和实施。该校成立了“名师成长工作站”。通过教师自主申报、学科组推荐和学校评审,将有能力、有潜力、有迫切成长需求的3名青年骨干教师选拔为名师培养对象,还确定了14名后备学员,成为“名师成长工作站”首批驻站学员。“名师成长工作站”成了学校学术研究中心。学校组建了“名师成长共同体”。由志趣相投并且研究专长、研究领域相同或接近的骨干教师组建了3个“名师成长共同体”。共同体内的教师一起读教育名著、写教育叙事、研究课堂教学和感兴趣的课题,实现了“重点培养一人,发展一个团队”的目标。学校还聘请了驻站专家和指导老师。根据驻站学员的专业发展方向,学校聘请省内外教育专家和教学名师作为驻站引领专家和名师指导团队。专家团队对驻站学员的个人发展规划进行指导,定期对驻站学员的研究给予指导和帮扶,并及时帮助他们提炼总结教育教学经验、推介教学研究成果。
教师成长需要良好的土壤,而这种土壤的培育离不开良好的机制。学校为此完善了六项激励机制。一是导师制。每位驻站专家带一位进站学员,每位进站学员带4~5名后备学员,实行导师负责制,形成“专家引领进站学员——进站学员带动后备学员——后备学员带动骨干教师——骨干教师辐射全体教师”的四级联动机制。二是定向制。进站学员结合自身特点,从个人专业发展方向分析、专业发展预期目标、具体规划与措施等几个方面制定两年专业发展规划,提出可行目标,明确发展方向。三是定量制。为确保驻站学员和其所在团队的专业得到充分发展,学校为他们量身定制学习和研究的“四个一”专业发展套餐,即每周一研讨、每月至少观摩1节名优教师教学课堂实录、每月一观摩、每学期一会诊。四是轮动制。学员进站两年为一个周期,实行动态管理,任期内无法通过专家团评估者将自动退出,同时吸收后备学员。五是自省制。学员对自己的教学和研究工作进行及时反思:每周一次个人评价,每月一次集体交流,每学期一次全面总结,每学年一次在教育年会上进行全面汇报。六是自主制。“名师成长共同体”成员可以随时根据研究需要申请购买专业用书或申请外出考察学习,学校努力为他们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凤凰彩票、空间和服务。
良好的机制为教师成长提供了空间,也让教师产生了自我快速发展的动力。教师孙艳华深有感触地说:“‘名师锻造’工程为我提供了更多、更高端的学习机会,使我实现了专业的快速成长。作为名师培养对象,大家对自己有更高的成长期待。这既是压力,更是动力。‘名师成长工作室’就是我们专业成长的发动机,也是展示自我、成就团队的广阔舞台。”
两年多来,在“名师锻造”项目引领下,该校培训活动开展得富有成效,3名培养对象已经在当地的学科教研领域崭露头角,成为区域骨干教师,其中2人在青岛市2015年优质课比赛活动中获得一等奖,1人获得三等奖,2人承担了青岛市“名师开放课堂”活动并在活动中介绍经验,发挥了骨干示范作用。培养对象孙艳华所带领的团队开展苏教版小学语文“单元整合教学”的实践研究,提出了“结构化”的单元整合策略,并总结了单元整合“结构化”的具体策略,取得了理想成效。“名师成长共同体”其他成员也获得了专业的长足发展。两年来,全校共有120余人次在各级公开课、优质课、微课程、研究性学习指导等教育教学类评比中胜出。学校名师培养对象的成长,直接带动了“名师成长共同体”成员的发展,同时辐射到他们所在教研组成员的专业成长,促进了学校整个教师队伍专业水平的迅速提高。
联系电话:0531-51756681,0531-51756682
地址:济南市市中区土屋路3-1号(250002)
0531-51756739
(凤凰彩票凤凰彩票为凤凰彩票凤凰彩票 上午8:30-12:00 下午1:0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