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化办学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本报记者 董国华 通讯员 何友猛

  20144月,为破解“上好学校难”的问题,济南市市中区教育局在全市率先推出“集团化办学”模式,成立了20个教育集团。以济南市纬二路小学为龙头,育晖小学、分水岭小学、纬三路小学、馆驿街小学为成员校的纬二教育集团,通过打破学校之间的“无形围墙”,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

5所学校融合为“一家人”

  “集团要发展,必须让5所学校融合在一起,成为‘一家人’,而且是思想的融合、学校文化的融合。”纬二路小学校长、纬二教育集团理事长烟文英告诉记者,组建教育集团不是简单的“拉郎配”,单纯靠行政手段将几所学校“撮合”在一起是不行的。

  在征求各校教师意见之后,在专家指导下,纬二教育集团确定以“尊重生命,追求卓越”为集团精神,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让集团内每名学生都享受到优质教育。

  集团设立了“一处四部”(学术秘书处、学生管理部、课程管理部、后勤管理部和人力资源部),打破了5所学校间的“无形围墙”,健全了教育集团办学章程和发展规划,以文化引领加快集团内各学校间的融合。为了在各学校、各部门间实现无障碍沟通,秘书处建立了“集团理事会”QQ群,其他4个部门也分别建立了自己的QQ工作群。立体的联系网络让集团工作思路在第一凤凰彩票传达到相应的部门,进而传达到教师,保证了集团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集团内每所学校都是从集团办学的层面考虑问题,有了想法或问题会通过集团董事会共同商议,同步落实,促进学校、学生、教师多方共赢。

实现集团内师资共享

  为了方便师资交流,集团专门成立了人力资源部,由其负责集团内人力资源的配置和管理。人力资源部制定了教师交流制度,对5所学校的教师结合岗聘需求进行摸底,并建立名师交流资源库。5年内,哪位老师去哪所学校交流都已确定下来,每年直接按表交流即可,一切变得自然、顺畅,为集团良性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纬二路小学教师王政在育晖小学岗位交流一年后,很多家长联名写信让他留下。面对家长的挽留,王政在育晖小学一待就是4年。4年来,不论春夏秋冬,他天天要骑50多分钟的电动车穿越半个济南市区,从新沙小区的家赶到育晖小学上课。

  这样的事例在纬二路小学很多。只要有需要,纬二路小学的教师二话不说,绝对服从安排。作为集团的“领头羊”,集团成立第一年,纬二路小学就向成员校先后输送了13名教干和骨干教师。20159月,纬二路小学再次向成员校输送了13位“领军人物”。虽然集团成立只有两年多,但已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加入纬二教育集团,对学校来说最现实的就是能够共享集团师资,缓解了学校师资紧缺的问题。从总校输入的‘领军人物’还带来了总校先进的教育理念,促进了教师成长。”城郊学校分水岭小学的校长周淑贤高兴地说。

每所学校的学生都能享受一样的优质教育

  纬二路小学作为一所优质学校,本身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优良的办学传统。2000年,学校在济南市率先实施了小班化教学,走上了特色教育之路。

  在办好本校的同时,纬二路小学积极将自己的优质教育资源向外辐射,以带动成员校的发展。纬二路小学有一系列传统的教学活动,如“数学节”、“英语节”等。而对于成员校的学生来说,“数学节”、“英语节”是新鲜而陌生的。集团化办学之后,5所学校所有的活动共同策划、开展,使优质资源得以共享。

  如今,在“尊重生命,追求卓越”的集团精神引领下,各成员校也形成了别具一格的学校发展特色,打造出自己的“拳头产品”。分水岭小学形成了以“人文书香,山水情怀”为主的文化特色;纬三路小学的棋文化特色明显;育晖小学构建了包括“主题月活动课程”、“多元选修课程”、“班本文化课程”的“成长课程”体系;馆驿街小学的“曲艺课程”也是异彩纷呈。

  “纬二路小学的集团化办学不是简单的‘1+1=2’,而是打通了集团内部资源交流共享的‘任督二脉’,优化了教育生态,走出了一条由表及里的纵深式发展路径。”市中区教育局局长刘绍辉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