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光市多措并举力挺乡村教师

本报记者 刘云龙

  近年来,寿光市多措并举力挺乡村教师,大力促进县域教育均衡发展,提升了“城乡一体、均衡寿光”发展水平,有力地促进了教育现代化实验区建设。

  寿光市以“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知识、仁爱之心”为标准,构建师德“立交桥”。把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纳入培训课程体系,在新录用教师岗前培训和在职教师培训等环节开设教师职业道德教育课程;以问题为核心、以案例为载体、以活动为平台,采用“菜单式”选题培训模式,多渠道、分类别、分层次开展职业道德培训;将每年的4月、9月确定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月,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如优秀教师先进事迹报告会、交流会,教师职业道德大讨论、演讲等。同时,该市利用报刊、网络、电视等多种媒体宣传乡村优秀教师、师德模范的事迹,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组织评选乡村“十佳志愿之星”、“百名优秀志愿者”,开展“好书漂流”读书活动,引领乡村教师向学习型、研究型、专家型教师迈进;完善乡村教师职业道德考核评价机制,对职业道德考核不合格者实行一票否决。

  寿光市严格控制机关事业单位入口关,新增行政事业编制大力向教育倾斜,把每年考选的新教师重点充实到专任教师相对薄弱的农村中小学,每年安置到农村中小学的新教师原则上不低于考选教师总数的60%70%。从大学生村官中招聘了30名教师,全部充实到农村中小学;寿光一中羊口分校面向全国招聘了14名名师、特级教师、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从正规全日制师范类毕业生中公开招考47名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全部充实到农村中小学幼儿园。创新教师队伍管理,建立完善的农村教师补充录用长效机制。按照退补相当的原则,该市20162018年计划分别引进教师337人、423人、358人,进一步优化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结构。

  寿光市注重从政策待遇上暖化乡村教师。从2014年起,适时增加班级管理团队奖,标准提高到每班每月700元,进一步调动了班主任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积极推进镇街安居工程,加快稻田、台头、羊口、化龙等乡镇边远地区学校教师周转宿舍建设。从2015年开始,乡村教师每人每月补助300元,每多干一年,每月增加补助15元。全面提高农村教师津贴补贴等一系列措施的出台,使农村教师的工资收入高于城镇教师,吸引和留住了优秀人才在农村长期从教,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在省市特级教师、优秀教师推荐,潍坊市“百名最美青年乡村教师”评选,年度考核优秀指标分配上,寿光市适当向偏远农村学校教师倾斜,提高初中、小学教师高级岗位比例,使义务教育阶段教师高级岗位设置标准完全一致,并适当提高农村学校、偏远学校高级职称岗位比例。

  该市继续深入开展“送教下乡”、“导师团”巡回指导、定期交流、跨校竞聘、学区一体化管理、学校联盟、乡镇中心校教师走教、对口支援等活动,促进乡村教师能力和素养提升。举办名师论坛、名师报告会等活动,在名师引领下实现乡村教师个人的专业化成长;开展“订单式双向教研”活动,各科教研员和骨干教师为乡村教师带来了先进的课改理念、高效的教学方法和课改成果,突出和加强了骨干教师的引领和辐射作用;积极创建“学研教三位一体”教科研模式,构建起了促进8128名专任教师发展的网络共同体,实现了乡村教师网上教研工作的常态化;把乡村教师培训纳入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每年投入280多万元,确保培训凤凰彩票和质量,鼓励乡村教师在职学习深造,不断提高学历层次。

  “实现教育现代化之根本在于教师教育理念、科学规划等品质的提升。我们只有不断强化乡村教师队伍建设,逐步缩小城乡师资差距,才能促进县域教育更加平衡!”该市教育局负责人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