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教育现代化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本报记者 李金乐 通讯员 李玉国
教师是最重要的教育资源。潍坊高新区近年在推进区域教育高位发展进程中,着眼区域教育实际,全面构建以高端才智为内核的师资体系,为区域教育现代化提供了人才保障与智力支撑。
面向高端,按需引进,持续优化结构层次
潍坊高新区积极拓宽师资概念外延,在每年招聘100名左右教师的基础上,全方位对接引进高校专家、名校名师资源,为区域教育改革创新储备了新力量。
引入优质师资。该区改革教师引进渠道,通过新教师与专业名师的同时输入、均衡配置,持续化解教师结构性缺编与专业素质结构失衡问题。2013年以来,共引进321名新教师,全区教师队伍连续保持10%的更新替代率,教师队伍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能力结构得到快速调整。目前,全区在职在编教师平均年龄为40岁;小学阶段师生比达到1:13,初中阶段为1:9.9;全区有县市级以上教学能手390名,占比达到32.5%,初步构建起了以优秀大学毕业生为基础,以县市级教学能手为主体,以省市级名师为引领的师资结构体系。
引入高校资源。该区打通高等师范院校、教育科研院所与基础教育学校间的“经脉”,汇聚专家才智提升办学水平。目前,全区已初步构建起了以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为依托的常态化培训体系。两所高校每年按照“菜单”,凭借其丰富的专家资源、科研资源定制个性化的培训套餐,在思想理念、政策动向、域外动态、实践案例等不同层面进行全方位引领。2014、2015年暑假期间,全区干部接受了封闭式、浸润式培训。
瞄准改革前沿。该区围绕教育信息化、特色化发展建立了多个项目研究团队,并按照“一个项目一个团队”的规划,使区域教育与一线城市和先进地区教育发展保持同步。该区结合项目实施需要,每年组织干部教师到上海、北京、天津等一线城市及部分省市的教育先进学校进行学习考察,积极引入成熟改革成果、典型经验,为教育重点项目调向、调速进行定位、助力。2014年,与北京云校签订合作协议,引入云校资源,为全区幼儿园、中小学提供全方位的信息化解决方案。2015年,在全面考察的基础上,引入了首都师范大学王陆教授的“教师在线实践社区”研究成果,借助大数据的收集、分析帮助教师加快专业发展。
多点接入,纵向深化,提升改革整体效益
潍坊高新区通过购买服务方式,在学校管理、课程改革、师资建设、督导评估、安全保卫等5大领域引入高资质第三方平台,借力第三方资源优势提升区域教育内涵式发展质量。
委托专业团队管理学校。该区通过委托管理方式引入全国知名教育管理团队或名校资源,引领薄弱校、新建校内涵式发展。近几年,先后引入全国知名教育专家詹文龄管理团队管理高新国际学校;引入美国杰弗里·普瑞团队管理美加国际学校。2015年,高新区委托潍坊高新双语教育集团管理新建成的高新区东风学校;委托高新区北海学校管理大观学校。“一校两区”的发展格局,有效扩大了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影响力,带动新建校实现高位接入、快速起步。
校地合作推进教学改革。该区围绕高效课堂建设,在激活内部改革活力、推进深层改革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引入高校科研成果,打造了校地教育合作2.0模式。2015年,通过专家推荐和实地考察,引入了华东师范大学理解教育研究所的“理解教育——自然分材”科研成果,聘请该所所长熊川武教授担任高新区实验学校校长,开展“自然分材”试点。同时,区教育局与华东师大理解教育研究所、潍坊学院教师教育学院联合成立“潍坊高新区区域教育发展研究院(所)”,加快缩小教育发展差距。
专业引领提升师资质量。近年来,该区学校、教师专业培训从“由上到下”的“卖方市场”,向“供需结合、量身定制”的“买方市场”转变。围绕教育品牌建设,按照“1+N”培训模式(1名专家、N名业务骨干),该区先后邀请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李继星研究员、全国著名德育专家朱洪秋教授、上海师范大学数理信息学院黎加厚教授等专家,围绕中小学特色建设、班主任队伍建设、教育信息化发展等对全区教师进行轮训。围绕学校特色发展,探索“1+1”(1所中小学、1所高校)发展模式,北京师范大学李亦非项目组对高新区双语学校的课程建设、课堂改革、文化建设等进行跟踪式指导培训;引入“亲子共成长”教育园区项目专家宗春山和金琰团队,在清平小学开展“家校共育”研究,引领学校在更高层次上打造特色发展品牌。
完善机制,综合保障,构建常态发展格局
潍坊高新区把高层次教育人才(团队)引进作为推动区域教育高位发展的核心要素,针对制约人才队伍建设发展的体制性、机制性问题持续发力,形成了科学规范的工作机制。
强化组织保障。2015年,潍坊高新区制定出台了《关于引进高层次教育人才(团队)的实施意见》,每年计划引进10名教育教学名师、3名学校管理优秀人才和1个在国内有较大影响力的教育专家团队。区组织人事、财政、纪检、教育等部门组成工作班子,负责引进工作。组织人事部门负责办理工作调动;财政部门负责落实工资待遇及奖励资金发放;纪检机关负责全程监督;教育部门负责考察、管理和评价。
强化资金保障。该区对引入的名师、管理人才按每年省级1.2万元/人、市级0.96万元/人的标准核拨带队带团等奖励,并按照有关程序落实编制、工作岗位和相应待遇;对引入的第三方机构,按合同约定确定服务费用。近年来,通过财政支付、企业捐助、教育自筹等形式,全区每年用于高端才智引进的费用为600多万元。同时,教育局设立教师发展基金,筹集资金80多万元用于支持区内在职教师开展课题研究、课堂改革和业务提升,引领教师走专业发展之路。
强化制度保障。该区建立以专业能力为基础的人才引进标准体系,高层次教育人才(团队)引进,在个人自荐、专家推荐的基础上,组织专家对意向人选及团队进行面谈和考察,并择优录用。建立健全以工作绩效为基础的考核评价机制,对引入的名师和管理人才,由学校与其签订聘任合同,试用期内工作考核不合格的,取消已享受的相关待遇;对引入的高层次教育团队和第三方机构,通过合约的形式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并根据评估成绩分期、分批支付费用,确保高效达成预期目标。
联系电话:0531-51756681,0531-51756682
地址:济南市市中区土屋路3-1号(250002)
0531-51756739
(凤凰彩票凤凰彩票为凤凰彩票凤凰彩票 上午8:30-12:00 下午1:0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