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山东职业教育十大新闻
发布日期:2017-01-17
来源:《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浏览次数:421次
本报讯(记者 单婷)日前,省教育厅职教处与本报联合评出2016年山东职业教育十大新闻。这十大新闻分别是:
一、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全面铺开。在政策制度体系基本搭建起来的情况下,近年来,我省实施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以项目建设为抓手,推动政策落实。截至2016年,我省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系列项目基本布局完毕,包括规范化、示范性和优质特色中职学校建设,优质高职院校建设,品牌专业(群)项目,专业教学指导方案开发,贯通培养试点,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精品资源共享课,教学资源库,现代学徒制,校企一体化示范校,职教集团,混合所有制,教学名师,教学团队,青年技能名师以及各类大赛等。
二、职业院校管理水平提升行动计划全面启动。1月,省教育厅出台《山东省职业院校基本工作规范》(鲁教职发〔2016〕1号),推动职业院校以规范化为基本要求,依法治教、依法治校,全面提升招生、学籍、课程、教学、教师等方面管理水平,建立规范办学行为长效工作机制,树立良好形象,进一步增强吸引力。
三、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我省完善职业院校与本科高校对口贯通分段培养模式,试点专业点达147个,财政支持经费累计达1.47亿元。全面推进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课程标准与行业标准、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有效对接,现已开发了200个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指导方案、30个公共基础课程标准,一体化设计了147个职业院校与应用型本科相衔接的课程体系,中职、高职与本科主干专业的课程衔接体系初步建立。
四、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全面推进。我省按照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一体化育人的思路,对每个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发放支持经费25万元,迄今共遴选确定62个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累计安排经费1500万元。合作企业每接收1名学徒并经考核达到培养标准,按5000元标准补助企业,其中3000元用于奖励带学徒的师傅,2000元用于补偿企业的水电、耗材等。目前,全省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的合作企业有153家,涉及13个专业大类、30个专业方向,试点培养学徒4860名。《人民日报》、《中国教育报》深度报道,郭树清省长、孙伟常务副省长作出批示予以充分肯定。
五、产教融合“一头热、一头冷”局面开始扭转。我省在支持职业院校与联想、浪潮、微软、甲骨文等大型企业深化合作的基础上,又推动42所职业院校与惠普、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55研究所、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等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促进教育链和产业链有机融合。鼓励支持多元主体多种模式组建职业教育集团,各类职教集团达到137个。在全国率先启动职业院校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9个项目总投资(资产)28.8亿元,其中,公有资本6.5亿元,社会资本22.3亿元。从实际效果看,相当数量的企业开始着眼长远,积极主动地与职业院校进行校企合作。
六、技能型特色名校建设全部完成。省技能型特色名校建设工程自2012年启动以来,全省分两批遴选25所高职院校作为省技能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立项建设单位(其中5所经费自筹),2016年6月底前全部通过验收。工程累计投入建设资金17.4亿元。其中,省财政专项资金2亿元,拉动地方财政投入3.7亿元,行业企业投入3亿元,学校自筹投入8.7亿元。建设期间,25所高职院校紧密对接产业发展实际,重点建设了204个专业点;新增合作企业3244家,校均合作企业数超过295家;年均科技服务到款额、各类社会服务收入、开展各类技术培训分别达98.04万元、535.2万元、18532人次。
七、我省成为全国唯一同时承担中、高职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试点的省份。我省探索建立常态化人才培养内部质量保证机制,建立职业院校教学诊断与改进制度,6所职业院校成为国家试点,37所成为省级试点,我省成为全国唯一同时承担中、高职试点的省份。在2016年度全国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上,山东省教育厅作为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唯一代表介绍了经验;12月接受了教育部专家委员会首次试点调研。
八、各类技能大赛成绩均居全国前列。我省完善“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机制。在2016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我省获大赛设立9年来参赛最好成绩,获奖总数326个,奖牌总数列全国第一。其中一等奖120个,较2015年增加23个。在第12届全国中职学校“文明风采”竞赛活动中,学生作品获得一等奖42件、二等奖97件、三等奖106件,260名教师获优秀指导教师奖,33所学校获得优秀组织奖,学生作品获奖数、优秀指导教师获奖数、学校优秀组织奖获奖数均居全国第一。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落户山东,我省获得12块金牌,列全国第三位。
九、职业教育精准扶贫取得重大进展。我省努力让未升入普通高中的初中毕业生都能接受中等职业教育,掌握一技之长。未升入普通高中的农村初中毕业生接受中等职业教育比例达到78.98%,超额完成60%的年度目标任务。推动13 所国家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选择应用性、实用性强,就业水平高的热门专业,优先安排订单式培养专业,单独录取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开展了对菏泽地区职业院校“一对一”或“多对一”对口帮扶和沂蒙老区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精准帮扶活动。
十、我省在教育部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座谈会上作典型发言。12月2日,由教育部和中华职业教育社主办的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座谈会在北京召开。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对本次会议作出重要批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由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主持。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孙伟受邀参加会议并作典型发言,全面介绍了我省“深化体制机制创新,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经验做法。
一、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全面铺开。在政策制度体系基本搭建起来的情况下,近年来,我省实施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以项目建设为抓手,推动政策落实。截至2016年,我省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系列项目基本布局完毕,包括规范化、示范性和优质特色中职学校建设,优质高职院校建设,品牌专业(群)项目,专业教学指导方案开发,贯通培养试点,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精品资源共享课,教学资源库,现代学徒制,校企一体化示范校,职教集团,混合所有制,教学名师,教学团队,青年技能名师以及各类大赛等。
二、职业院校管理水平提升行动计划全面启动。1月,省教育厅出台《山东省职业院校基本工作规范》(鲁教职发〔2016〕1号),推动职业院校以规范化为基本要求,依法治教、依法治校,全面提升招生、学籍、课程、教学、教师等方面管理水平,建立规范办学行为长效工作机制,树立良好形象,进一步增强吸引力。
三、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我省完善职业院校与本科高校对口贯通分段培养模式,试点专业点达147个,财政支持经费累计达1.47亿元。全面推进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课程标准与行业标准、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有效对接,现已开发了200个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指导方案、30个公共基础课程标准,一体化设计了147个职业院校与应用型本科相衔接的课程体系,中职、高职与本科主干专业的课程衔接体系初步建立。
四、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全面推进。我省按照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一体化育人的思路,对每个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发放支持经费25万元,迄今共遴选确定62个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累计安排经费1500万元。合作企业每接收1名学徒并经考核达到培养标准,按5000元标准补助企业,其中3000元用于奖励带学徒的师傅,2000元用于补偿企业的水电、耗材等。目前,全省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的合作企业有153家,涉及13个专业大类、30个专业方向,试点培养学徒4860名。《人民日报》、《中国教育报》深度报道,郭树清省长、孙伟常务副省长作出批示予以充分肯定。
五、产教融合“一头热、一头冷”局面开始扭转。我省在支持职业院校与联想、浪潮、微软、甲骨文等大型企业深化合作的基础上,又推动42所职业院校与惠普、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55研究所、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等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促进教育链和产业链有机融合。鼓励支持多元主体多种模式组建职业教育集团,各类职教集团达到137个。在全国率先启动职业院校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9个项目总投资(资产)28.8亿元,其中,公有资本6.5亿元,社会资本22.3亿元。从实际效果看,相当数量的企业开始着眼长远,积极主动地与职业院校进行校企合作。
六、技能型特色名校建设全部完成。省技能型特色名校建设工程自2012年启动以来,全省分两批遴选25所高职院校作为省技能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立项建设单位(其中5所经费自筹),2016年6月底前全部通过验收。工程累计投入建设资金17.4亿元。其中,省财政专项资金2亿元,拉动地方财政投入3.7亿元,行业企业投入3亿元,学校自筹投入8.7亿元。建设期间,25所高职院校紧密对接产业发展实际,重点建设了204个专业点;新增合作企业3244家,校均合作企业数超过295家;年均科技服务到款额、各类社会服务收入、开展各类技术培训分别达98.04万元、535.2万元、18532人次。
七、我省成为全国唯一同时承担中、高职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试点的省份。我省探索建立常态化人才培养内部质量保证机制,建立职业院校教学诊断与改进制度,6所职业院校成为国家试点,37所成为省级试点,我省成为全国唯一同时承担中、高职试点的省份。在2016年度全国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上,山东省教育厅作为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唯一代表介绍了经验;12月接受了教育部专家委员会首次试点调研。
八、各类技能大赛成绩均居全国前列。我省完善“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机制。在2016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我省获大赛设立9年来参赛最好成绩,获奖总数326个,奖牌总数列全国第一。其中一等奖120个,较2015年增加23个。在第12届全国中职学校“文明风采”竞赛活动中,学生作品获得一等奖42件、二等奖97件、三等奖106件,260名教师获优秀指导教师奖,33所学校获得优秀组织奖,学生作品获奖数、优秀指导教师获奖数、学校优秀组织奖获奖数均居全国第一。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落户山东,我省获得12块金牌,列全国第三位。
九、职业教育精准扶贫取得重大进展。我省努力让未升入普通高中的初中毕业生都能接受中等职业教育,掌握一技之长。未升入普通高中的农村初中毕业生接受中等职业教育比例达到78.98%,超额完成60%的年度目标任务。推动13 所国家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选择应用性、实用性强,就业水平高的热门专业,优先安排订单式培养专业,单独录取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开展了对菏泽地区职业院校“一对一”或“多对一”对口帮扶和沂蒙老区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精准帮扶活动。
十、我省在教育部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座谈会上作典型发言。12月2日,由教育部和中华职业教育社主办的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座谈会在北京召开。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对本次会议作出重要批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由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主持。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孙伟受邀参加会议并作典型发言,全面介绍了我省“深化体制机制创新,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经验做法。
联系电话:0531-51756681,0531-51756682
地址:济南市市中区土屋路3-1号(250002)
0531-51756739
(凤凰彩票凤凰彩票为凤凰彩票凤凰彩票 上午8:30-12:00 下午1:0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