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水平推进教育改革和发展
发布日期:2019-02-18
来源:《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浏览次数:566次
本报记者 商荣宾 通讯员 张汉涛
多年来,寿光市侯镇以建设教育现代化强镇为目标,深入实施标准化、信息化、学区化、特色化“四化”驱动战略,高标准、全方位、大力度推进教育改革发展,全镇教育事业呈现出蓬勃向上的良好态势。在2017年4月寿光市特色项目学校复评中,侯镇所辖3所初中、3所小学被确定为“寿光市特色项目学校”。
校舍标准化,夯实教育现代化根基
“本来,我想让孩子去城里上学,但看到家门口的学校建设得这么好,教学质量逐年提高,就没让孩子去。”说起孩子就读的学校,侯镇实验小学三年级学生家长张志良赞不绝口。“现在,我们终于有自己的运动场地了。学生们在新建的塑胶操场上锻炼,可高兴了。”新星小学的王冠群老师欣慰地说。
这些均得益于侯镇在加快教育现代化进程中实施的“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 近年来,侯镇党委、政府先后投资5800多万元,新建实验小学、实验幼儿园、挑沟小学、挑沟幼儿园;投入近300万元,为新星小学及幼儿园新建学校广场、餐厅、运动场地。同时,侯镇还加强学校内部设施标准化和餐厅标准化建设工作,努力为每名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生活条件。
在推进学校餐厅标准化工作中,侯镇中心小学实行“自主互助式”快乐午餐,将恒温水域加热、“醋泡—盐泡—水洗”三步洗菜法开发为特色餐厅课程,让学生们吃得好、吃得健康,得到了家长和社会的好评。
教育信息化,保障学生平等接受优质教育
“去年,学校加强了对创客教室的硬件配备,开设了无人机、足球机器人、3D打印、信息学奥赛等社团,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很高。”说这话时,侯镇第一中学教师李守德掩饰不住内心的激动。近几年,侯镇通过引入第三方招投标方式,加大投入,提高学校信息化配备水平,强化信息化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为每名学生提供均等的教育机会。投资43万元,配齐了学生用机;投资200多万元,实现了在职教师人手一机;投资23万元,为中小学、幼儿园每个班级配备了实用性较强的实物投影仪;为3所初中及实验小学、五台小学、挑沟小学每间教室安装了电子白板。
镇域教育学区化,统筹资源促均衡
部分偏远小学师资差,基础薄弱,成了侯镇面临的棘手问题。为实现镇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侯镇在全镇推行学区化办学。成立镇学区理事会,组建了中小学“341”模式、幼儿园“131”模式的学区制架构。学区内各学校既相对独立,又相辅相成,形成了纵向衔接、横向协同的办学格局。为探索学区化办学的高效运行模式,学区内实现干部统筹、师资统筹、特色家长统筹、研训统筹、活动统筹、课程统筹“六个统筹”及规划统一、教研统一、培训统一、评价统一“四个统一”的运行机制和模式。
为有序推进学区化办学,全镇每年定期召开“学区动态观摩现场会”“学区特色化办学校长论坛”“学区干部教师读书沙龙”“学区要事工作大家论坛”等活动,为干部教师搭建学区工作交流学习的平台。同时,定期开展骨干教师走教、教研互动、教学联动、师资流动、课程融动等系列活动,推动了学区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办学特色化,提升学校品位和育人质量
2017年4月28日,侯镇中心小学“和美”民乐课程展演在寿光市音乐大厅举行。场内座无虚席,走廊上、楼梯口都站满了观众。该校190名学生演奏了《彩云追月》《茉莉花》《映山红》《二泉映月》等15首经典曲目。学生们的精彩展演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多少年没见过这样火爆的场景了,学生们弹奏的曲子令人陶醉、惊叹!”一位现场观众发出感慨。侯镇中心小学以“和美”教育为龙头,开设了唢呐、二胡、扬琴、柳琴、古筝、琵琶等38个社团,涵盖体育、书法、绘画、舞蹈等方面,让1000多名学生每人都拥有一个自己喜欢的社团。2014年,学校民乐社团在央视少儿频道《大手牵小手》中进行了民乐演奏,与鞠萍姐姐、红果果、绿泡泡同台演出。同年10月,学校民乐团凭借一首《丰收凯歌》再次登上央视《大手牵小手》的舞台。
侯镇特色学校建设如火如荼,初见成效。五台小学的“博雅教育”、东岔小学的“和悦教育”、实验小学的“三立教育”、新星小学的“新星教育”、河沟小学的“种乐教育”、一中的“责任教育”、二中的“特色实践活动教育”、三中的“科技教育”等各有特色,特色兴校、强校的生动局面正在形成,为建设教育现代化强镇注入了生机和活力。
联系电话:0531-51756681,0531-51756682
地址:济南市市中区土屋路3-1号(250002)
0531-51756739
(凤凰彩票凤凰彩票为凤凰彩票凤凰彩票 上午8:30-12:00 下午1:0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