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小”教学激活了语文课堂

本报记者 王万刚 通讯员 张磊 宫来政
  临朐县龙岗镇吴兴小学以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精神和创新精神,让学生敢问、会问,敢说、会说为目标,开展了“三小”语文教学研究。学校引导学生人人争当“小问号”、“小工兵”、“小先生”,使原来沉寂的课堂一下子变得活跃起来。
“小问号”让学生在质疑中学习知识
  学生是问题的真正提出者。这是该校开展“三小”语文教学研究的基本理念之一。
  在“三小”语文课堂上,教师改变了以往教师提出问题或利用课后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问题解决了,教学任务也就完成了的做法,让学生争当“小问号”,教师成为提出问题的示范者、启迪者。
  刚开始,学生不敢提问题,也不会提问题。要么一个问题也提不出来,要么胡乱提;要么不说,要么你争我抢地说。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向学生示范如何提出问题,教给学生提出问题的方法和筛选问题的方法,鼓励学生大胆提问,用“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最重要的是会提出问题,否则,将来做不了一流的工作”等话语激励学生,营造争当“小问号”的氛围。这样,学生慢慢进入了“小问号”这个角色,学会了当“小问号”的方法。他们敢问、会问了,发言大胆、有序,并且能够质疑问难,提出一些有深度的问题。在学习《草船借箭》时,该校五年级学生张安静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鲁肃是周瑜的人,他为什么帮诸葛亮的忙?”令在场听课的教师赞叹不已。学习《一面五星红旗》,当学生正在汇报交流老板态度的变化时,一名学生向老师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赵老师,老板为什么偏要拿旗子来换面包?是不是有意侮辱中国人?”学习《一夜的工作》时,一名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作者只看到了周总理一夜的工作,他怎么就说周总理的每个夜晚都是这样工作的?‘这样’是什么意思?”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思维的涟漪又荡漾开来。
  争当“小问号”,使该校学生睁大了发现的眼睛,开启了思维的大脑,创新的幼芽破土而出。
“小工兵”让学生在探索中学习知识
  学习是学生的天赋。这是该校开展“三小”语文教学研究的又一基本理念。教师注意做到赏识学生,相信学生自己能够学习,并能学好。他们把学习的权利交给了学生,把学习的田地交还学生耕种。在学生当“小问号”的基础上,教师让学生自己当“小工兵”,自己解决问题。
  学生开始当“小问号”难,当好“小工兵”这个角色也不易:问题出来了,要自己探索。除了词典这个“先生”可以帮忙处理字词以外,教师不允许学生照抄现成答案。对于每个问题,学生要认真读课文,反复读,反复领悟,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分析归纳,找出问题的答案,做到有理有据。实在不能解决问题,再去请教“先生”。为了使学生当好“小工兵”,教师用一些名人的事例教育学生,如爱迪生发明电灯的故事等,使学生明白“只有沿着崎岖小路勇于攀登的人,才能到达光辉的顶点”的道理,遇到困难时不胆怯,不退缩,顽强主动,积极开动脑筋。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引导学生在当“小工兵”的过程中还要当“小问号”。
  王桂芳老师在执教《“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课时,先让学生当“小工兵”,解决课文基本学习目标,再让学生当“小问号”。一个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假如爸爸妈妈都说“精彩极了”或“糟糕透了”会怎么样?这个问题的提出,一下把学生的思维引向了深入。经过探讨,学生明白了“这两种不同的评价,是爱的两种不同表达方式。孩子是幸运的,拥有的不仅是两种不同的评价,而且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两种爱。在这两种爱的呵护下,他成了一名作家”。“小问号”提出了精彩的问题,“小工兵”巧妙地解决了问题,学生们收获着解决问题的快乐。
  争当“小工兵”,使学生张开了自信的翅膀,探索、解决问题的兴趣更加浓厚,学习的欲望更加强烈,思维更加深刻,主动学习的脚步迈得更大了。
“小先生”让学生在解决疑难中学习知识
  学生是“小先生”。这是该校开展“三小”语文教学研究的另一基本理念。
  让学生当“小先生”,学生感到是件新鲜事,积极性高涨。但是,刚开始,学生们不知道如何当“小先生”。有的学生不愿意当“小先生”,怕教别人耽误学习凤凰彩票;有的学生有不懂的问题也不去请教“小先生”,怕别人笑话自己;在当“交流小先生”时,有的学生不敢说,怕说不好。即使有的学生给同学当了“小先生”,可只是告诉答案。对此,教师对症下药,教育学生当“小先生”不是耽误学习,而是在“教”中学,在帮助别人的同时提高自己,是“双赢”;请教问题不是耻辱,是自觉,是上进,是光荣。同时,教师引导学生当“检查小先生”、“互教小先生”、“交流小先生”,引导优秀学生当好“主持小先生”。这样,既打消了学生的顾虑,又教给了学生当“小先生”的方法,使学生普遍进入了“小先生”的角色。
  在学习《母鸡》一课时,张凯月同学向老师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母鸡前后变化为什么这么大?”老师没有回答她的问题,而是让学生们思考这个问题。一个学生主动站起来说:“我来给她当‘小先生’解决这个问题。母鸡在没有做妈妈之前,她不需要负什么责任。但在做了妈妈后,她要为自己的孩子负责,要把自己的孩子抚养长大,要教给孩子生活的本领。就像我们的妈妈抚养我们一样,很辛苦的。这就是母鸡性格前后变化的原因。我这样解答不知张凯月同学满意不满意?”校长张洪乾在听完《母鸡》一课后写道:“学完《母鸡》这一课后,学生们通过互相质疑、互相解难,都被母鸡无私的母爱深深地打动了,每个学生都在动情地朗读,细细地品味。学生当‘小先生’,能者为师,互帮互学,相互交流,合作提高,有效地避免了两极分化现象,大面积地提高了学生的语文学习成绩,学生主动学习的脚步迈得更加坚实。”
  “三小”教学使语文课堂发生了很大变化。六年级学生武旋说:“在课堂上,我们人人争当‘小问号’、‘小工兵’、‘小先生’,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改变了过去那种老师讲、我们听的状况,我们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愿意学习了。”变化的不仅仅是学生,“三小”教学改革也使教师素质大大提高。一位前来学习的教师深有感触地说:“吴兴小学的教师教育理念新,教师角色把握准,真正成为学生学习上的指导者、帮助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