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城市教育惠民工程赢得群众满意

  本报讯(通讯员 吴洪杰 王瑞磊)诸城市围绕“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这一主题,大力实施惠民工程,切实把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工作做好、做细、做实,促进了教育事业协调、和谐发展,提高了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
  又逢周日,诸城市皇华镇桥上村的刘加福兴冲冲地赶到该镇的社区教育中心。和他一样种植大棚蔬菜的40多位村民已坐在教室里。该市经济学校农学专业的两位教师定期前来免费授课。这是该市依托农村社区启动的“新型农民系列培训工程”的一部分。另外像“特种动物养殖培训”、“回乡农民计算机培训”、“化工油漆安全培训”等培训班,该市已举办了196期,培训农民达2万多人次。
  依托社区开展的活动还不止这些。针对学生双休日、节假日无处去的问题,该市引导全市中小学生深入社区,利用社区农家书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文体活动阵地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组织广大中小学生开展益智、益体、益德的文体活动及社会调查、实践体验与探究等活动。目前,社区已成为16万中小学生课外活动的家园。
  该市对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就读失去双亲的学生进行救助,已为132名特困学生发放生活补助金6.6万元,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的1032名住宿生发放生活补助44.5万元,为在普通高中就读的1750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放政府助学金52.5万元,为全市2174名在校中职生发放助学金97.8万元,为市内高校626名大学生发放国家助学金37.6万元。
  围绕解决城区老百姓“有学上、上好学”的问题,诸城市投资4亿元建设市职教中心、诸城一中新校区;整合城区教育资源,对学校布局进行了调整,在潍坊工商职业学院原址举办繁华中学高中部;统筹市、街教育资源,组建诸城一中初中部、繁华中学初中部、新密州路学校、新大华学校、新西郊学校。城区高中、初中学校的整合,基本满足了城区居民子女和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接受优质教育的愿望。
  惠民政策同样惠及幼儿园。该市科学管理幼儿园,实行幼儿园分级分类管理,提高办园水平。依据类别分别对获三、四、五星级的幼儿园给予1万、2万、3万元的奖励,对三星级以上的幼儿园重点扶持,将其打造成省、市乃至全国的名园。组织城乡幼儿园结对互助,实现城乡园所共同提高。
  教育惠民政策不仅仅表现在以上一件件实事上,在“制度惠民”方面,该市也做了大量的努力和探索。建立督导责任区制度,将14处乡镇(街道)所属的208所学校划分为14个督导责任区,选聘了28名督学,每两位督学负责一个责任区,实现督查工作无缝隙覆盖。实行城乡联合教研制度,有效解决了城乡学校间、教师间教学水平差异,发挥了优势教育资源优势。健全安全责任追究制度,将校舍安全检查、车辆管理、餐厅管理变成常态工作,加强重点部位和重点环节的安全事故预防,有效杜绝安全事故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