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教育均衡发展彰显教育公平
发布日期:2009-11-25
来源:《现代教育导报》综合版
浏览次数:1904次
本报记者 刘金松 邢翊翔 通讯员 张烽忠
临沂市罗庄区以办好每一所学校为基准,在推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上狠下工夫,做精文章,教育均衡发展水平日益提高。日前,记者在罗庄区感受到,不管是城区还是乡村,学校都是建设上的亮点,更是教育均衡发展和彰显社会公平的支点。
“三步走”成就城乡学校“大而美”
3年前,罗庄区盛庄街道的十里小学和对河小学双双成为山东省第十三批规范化学校。这两所学校都属村级小学,均是在“中小学布局调整工程”中改造建设的。学校教学楼外观大气,校园环境和谐优美,成为该区村级小学的代表。
“罗庄区八成以上的学校都是近年来新建改建的,86%的学校实现了楼房化,初中和中心小学均建起了标准化操场。这是全区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坚持校舍改造‘三步走’的结果。”提到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区教育局局长周广军如数家珍。
该区校舍改造“三步走”的第一步是2001年启动的“中小学布局调整工程”,目标是“整合资源、规模办学”,重点对全区中小学进行合理布点和优化重组。到2006年,该区通过财政拨一块、街道拿一块、村集体出一块、捐资助学筹集一块和拍卖旧校舍补充一块等渠道,先后投入近两亿元资金,完成布局调整。第二步是2007年启动的“校舍提升工程”,集中改造教师办公楼、学生公寓楼、实验楼、餐厅、操场、厕所等学校基础设施。该工程先后投入4072万元,完成校舍改造面积5.8万平方米。第三步是今年以来实施的“学校标准化建设和校舍安全工程”。该区将校舍提升、学校标准化建设、校舍安全建设“三位一体”同步推进,明确了今后3年发展的目标和任务,还将建设11万平方米校舍,启动并完成城建新区滨河片区教育配套工程。届时,罗庄区的学校布局更合理,环境更优美,配套更完善,将会更好地满足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
“两手抓”赢得城乡学校“华而实”
“如今,农村学校有了多媒体教室,教学仪器、器材等比较充足,城区学校有的,农村学校也不差。”在离罗庄城区最远的汤庄学校,正在网上参加国家教育行政学院网络研修的孙广树校长告诉记者,“相对均衡的办学条件,让农村学生实实在在地享受到了教育的实惠。”
罗庄区校舍改造与内部配备同步推进,力求实现学校“外华内实”。一手抓各类教学仪器、器材、图书等的配备。该区发挥“校财局管”的导向作用,同时争取财政支持,依据国家标准化办学条件,以“实用、够用、先进”为目标,“淘汰旧的、添置新的”,制定了包括课桌凳更新在内的学校内部配备更新计划,以农村学校为重点,有步骤地对教学用品进行更新和充实,缩小城乡办学条件的差距。成为山东省教育工作示范县(市、区)以来的3年间,罗庄区先后为中小学更新和添置了400余万元的教学仪器、各类器材和图书,更新了万余套课桌凳,保证了教学需要。一手抓教育现代化建设。适应现代教育的需要,在信息技术教育发展规划框架下,该区渐次实施了“实达电子教室工程”、“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和“校校通工程”,以信息技术设备配备为抓手,引导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手段辅助教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统计显示,罗庄区初中和中心小学教师用计算机达到人手一台,村级小学2人一台;中学每12名学生一台,小学15人一台。该区按照国家要求开足开齐了信息技术课,街道以上学校全部建成了校园网,覆盖农村学校的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已初步形成。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彰显了均衡发展的魅力。
多元机制激活农村师资活力
被学生称为“姐姐老师”的张敏是罗庄街道朱张桥小学的英语教师,今年24岁,是两年前从临沂师院英语本科专业毕业后到村小任教的。像她这样的教师在罗庄区各农村小学都有。
“叔叔阿姨教初中,爷爷奶奶教小学。”这是过去农村师资力量的写照,村级小学更为严重。农村初中教师的学科结构和小学教师的年龄结构不合理影响了教育均衡发展。为此,罗庄区早在4年前就出台了为农村学校“输血”机制,在安置师范类毕业生时重点面向农村学校尤其是村小。几年来,该区选聘的600余名师范类毕业生绝大多数被充实到农村,百余名本科毕业生到村级小学任教,为均衡发展注入了活力。为了让这些农村学校的新生力量安教乐教,区里还出台了“城乡无差别”和“农村优惠”政策,全区城乡教师工资统一标准、统一发放,各类评先树优晋级优先考虑偏远农村的小学教师,名额上也有所倾斜。
罗庄区重视向农村学校“输血”,同时还注重增强其“造血”机能。借助合理的教师流动机制,该区不仅让农村教师到城区学校研修锻炼,也侧重将城区骨干教师派往农村,引领农村学校的教学改革。他们广泛开展教学研究活动,营造了浓厚的研究氛围。教研下基层机制,使教学研究活动优先在边远学校举行,让更多的基层教师在各类研讨活动中更新观念,提升驾驭教学改革的能力;“支教助校”机制,使办学水平优秀学校与相对后进学校结对,力促办学的共同提高。多项措施的同步实施,激活了农村师资活力,有效拉长了农村教育这块“短板”。
特色创建展示农村学校“个性魅力”
罗庄区高都小学的“科技制作室”里展示着大大小小300多个奖状奖杯,“防风视窗雨伞”、“L型钢轨接口”两件作品还在全国劳技创新大赛中获银奖……科技创新特色教育展示了这所农村小学独特的个性魅力。湖南崖小学的学生也登上了澳门和北京的舞台参加才艺大赛,并获金银奖。特色教育已在罗庄农村学校开花结果。
为让更多学生接受良好教育,尤其是让农村学生也能有机会发挥潜质,该区鼓励学校“各显神通”建特色学校“张扬个性”。以教育科研课题研究的方式,区教育局依托区域性教育科研协作联合体,对创建学校从特色探究、师资培训等方面进行分类指导。在积极的措施引导下,全区已有42个特色学校研究课题立项。生动活泼的特色教育,让农村学生放飞着心中的梦想。
联系电话:0531-51756681,0531-51756682
地址:济南市市中区土屋路3-1号(250002)
0531-51756739
(凤凰彩票凤凰彩票为凤凰彩票凤凰彩票 上午8:30-12:00 下午1:0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