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师生行走在阳光下

孟凡祥
  青春期的困扰、学习生活中的烦恼、同学之间的矛盾……在我们历城一中,许多孩子遇到这些问题会第一凤凰彩票想到去学校“阳光心灵驿站”倾诉、咨询!这间200多平方米的屋子被孩子们亲切地称为“心灵憩园”。这里,有一批专为学生们治“心病”的心灵导师。
  我校处于城乡接合部,生源构成复杂,有市区的、城乡接合部的、农村的,择校生也不少。如此一来,就会产生诸多问题。如市区学生的优越感,农村学生由于盲目攀比导致的自卑感,还有择校学生的家庭压力等。再者,单亲家庭学生、特困家庭学生、留守学生等所占比例较大,学校管理中出现的新问题越来越多。加之现今的高中生,大部分是在倍受宠爱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他们一方面思想活跃,思维敏捷、接受新事物快;另一方面心理脆弱,稍遇挫折就意志消沉,一蹶不振。尤其是一些独生子女,特殊的家庭氛围造成了他们孤傲、冷漠、只知索取不思回报的性格。还有一些父母离异的单亲家庭的孩子,他们对他人、对社会更是漠不关心,甚至是敌对和仇视。这些同学在思想和心理上存在着诸多困惑,容易产生一些不良情绪。这些不良情绪如果得不到有效的宣泄与释放,就像胀大的气球,随时可能爆炸。为切实加强父母外出打工的“留守孩子”、父母离异的学生、单亲家庭的学生、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残疾学生、思想有偏差的学生等特殊群体学生的关爱和教育,使他们在人文关怀中享受公平的爱、公平的教育,健康快乐地成长为合格的公民,我校近年来主要开展了以下几项工作。
成立阳光心灵驿站,
建造学生的心灵憩园
  为全面贯彻落实山东省素质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切实加强特殊群体学生的关爱和教育,我们以建立阳光心灵驿站为契机,正式启动“历城一中阳光行动”,通过采用社会上流行的“一站式服务”的形式,用科学、系统的方法解决学生心理障碍,与学生进行面对面交流。在阳光心灵驿站里,从单个咨询、团体辅导到宣泄施治、调理放松,心理辅导教师对需要心理健康服务的学生采用亲情谈话疏导的方式进行“心理按摩”,并辅之以心理调控活动,使学生随时呈现出青春阳光的一面,从而帮助这部分学生摆脱困惑,以积极、健康、阳光的心态面对人生。我们认为,现在的高中生面临着各种压力和困惑,如果得不到有效疏导和解决,容易发生很多意想不到的问题。我们的初步尝试就是想开辟一条更好的思想教育通道,给学生最直接、最及时、最科学、最需要的教育服务。在推行这项工作的过程中,出现了四个“没想到”:一是没想到会引起如此大的社会关注,会引发如此多的激烈争论。二是没想到主动来参与心理辅导的学生如此之多,阳光心灵驿站受到如此多学生的欢迎。三是没想到学生能够如此真诚地敞开心扉与咨询老师进行心与心的交流,甚至超过了自己的父母。四是没想到在与学生交流中,学生暴露的问题,尤其是心理方面的问题这么多。这既给我们的工作带来了压力,也给我们的管理工作提供了很多帮助,能够让我们防患于未然。可以说,这四个“没想到”,是我们设置阳光心灵驿站的意外收获!
全员参与、亲情跟进,
打造和谐亲情学校
  一要构建和谐的干群、师生关系。倾听需要耐心,倾诉需要信任。打造亲情学校,构建和谐的干群、师生关系,要求我们的学校干部、班主任、任课教师做学生的知心朋友,成为学生的贴心倾诉对象,为此,我们大力实施了班主任每月谈话制、教师全员跟进制、干部调研谈话制。我们要求班主任与学生谈话,不要仅仅在教室和办公室,也可以在宿舍、操场、餐厅等地方,使学生在谈话的过程中彻底放松自己,师生之间是亲切谈心,而不是我说你听强行灌注。班主任同学生谈话与其说是用口讲,不如说是用“心”谈。我们规定,全校所有中层以上领导干部要定期深入教师、学生中间,与他们聊天,进行心与心的交流,进一步了解、发现他们思想、心理上存在的深层次问题,并给予相关指导。
  二要用亲情关注特殊学生。学困生、思困生是以往我们教育关注的重点,但我们在教育实践中发现,还有两类学生(特优生、特护生),更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当学习优异的学生面对挫折与打击时,他们更不容易承受,堕落的速度比一般学生更快。因此,我们不能对特优生的心理疏忽大意,放松要求,要跟上辅导,让他们学会直面各种人生的挫折。而所谓特护生指的是需要“特别护理”的学生——那些自小娇生惯养、生活条件优越、从未独立生活过的学生。他们进入我们寄宿制高中学校后所面临的挫折和打击更多,他们需要学校和家长团结协作,密切配合,做大量耐心细致的教育工作,才能把他们引导好,照顾好。如果不对他们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他们的人生之路定会出现偏差。
  三要建立学生成长档案与成长记录袋。学校阳光工作室通过心理普测和认真排查摸清特殊群体学生的基本情况,建立规范的成长记录档案,包括学生基本情况、监护人姓名、详细住址、联系电话、家庭经济状况、学生健康状况等。成长记录袋内收集特殊群体学生学习、活动、日常行为表现、奖惩情况等材料,记录特殊群体学生发展过程中的有关评价,及时将有关情况反馈给家长。
  四要开展“结对子”帮扶活动。学校动员全校教师与特殊群体学生通过“一对一”形式,建立帮扶关系,开展“四个一活动”,即结对教师每周与结对的学生谈心一次;一起吃饭一次;一起活动一次(如散步、体艺活动、上街购物等);每周与学生监护人通话(或见面)一次,从而能够及时了解、发现学生思想、心理上存在的问题,并给予相关指导。
  五要整合教育资源,形成合力。以“家长学校”、“阳光教育研究协会”等为载体,密切学校与家庭的联系,积极争取有关部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引导社会有识之士、优秀学生也参与“阳光工程”活动,把强大的教育合力渗透到特殊群体学生生活、学习、成长的各个方面,让特殊群体学生深切感受到来自社会的关爱。
  下一步我校开展的阳光教育不仅针对学生,而且面向全体教师,让每一位教师志存高远,奋发图强,坚定终身发展的人生信念,感受教育的幸福快乐,让每一位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行走在阳光下,沐浴在阳光里,为人生精神打底,为幸福未来奠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