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山东教育创新成果奖评选候选项目确定
发布日期:2011-01-13
来源:《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浏览次数:3683次
本报讯 2010年12月9日省教育厅办公室下发《关于“十一五”山东教育创新成果奖评选的通知》后,得到了广泛关注,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积极踊跃申报。经省教育厅有关处室、有关专家推荐和各地各学校自行申报,共收到“十一五”山东教育创新成果奖参评项目456项。经专家组逐项筛选和审核,初步确定了164项候选项目进入第二轮评选(候选项目名单详见2版)。结合读者意见,提交评审委员会专家组认真讨论评审后,拟评出“十一五”山东教育创新成果特别奖10项、教育创新优秀成果奖30项、教育创新成果奖60项。
“十一五”山东教育创新成果奖评审委员会具体工作机构设在省教育厅新闻中心,联系人:何蕾;电话(0531)81916632;电子邮箱:bgs07@sdpec.edu.cn。 (本报记者)
“十一五”山东教育创新成果奖候选项目
(排名不分先后)
1.济南市构建城乡教育一体化促均衡发展
2.济南社区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3.济南市市中区教师队伍梯队建设:双首席、双十佳教师评选
4.济南市市中区“有效德育”实践
5.济南市历下区校长“异地”选岗实习
6.济南槐荫区特色体育项目在61所中小学开花结果
7.济南历城区城乡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8.济阳县“新农村大学堂”培养新型农民
9.山东省实验中学综合社会实践活动成为课程品牌
10.章丘四中在研究性学习中开展创新教育的探索与实验
11.济南历城二中用文化的方式办有生命力的学校
12.平阴一中“人性化关怀”餐厅管理模式
13.历城洪楼高级中学:“一三一”课堂教学模式改革
14.历城职业中专“工厂化办学”
15.山东大学附中构建特色课程体系
16.山东大学二附中落实德育导师转化特殊学生
17.历城区柳埠镇一中:“4+1”自主合作课堂教学改革
18.济南师范附小构建小学质量保障体系
19.济南大明湖路小学开展国学启蒙教育
20.历城区实验小学和乐教育整体改革实验
21.济南新苑小学构建生命教育课程体系
22.济南胜利大街小学“宽基教育”实践
23.青岛市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
24.青岛职教公共实训基地建设
25.青岛中职学生“文明修身”工程
26.胶南校企合作半工半读职教模式
27.青岛创新教研机制推动课程改革
28.青岛市中小学教师“十一五阅读工程”
29.青岛市市南区推行名校长名师交流机制办好每一所学校
30.青岛市市北区“草根”课题研究
31.青岛市李沧区“3B1K”家校合作教育新模式
32.青岛市城阳区解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园难问题
33.胶州市教育科研走进乡镇
34.胶南城乡教育一体化
35.青岛二中建设绿色课程体系促进学生终身发展
36.即墨市二十八中:“和谐互助”铸就高效课堂
37.胶州市向阳小学构建师生自豪的精神家园
38.青岛市南京路小学:情趣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39.青岛实验初级中学:“人本立校,快乐育才”办学特色的探索
40.淄博市“教师博客群”建设
41.淄博市临淄区“教育券”为学前教育“买单”
42.桓台建设“乡村少年宫”助推农村素质教育
43.淄博工业学校:学校文化管理的思考与实践
44.淄川职教中心校企一体化合作办学
45.临淄区金茵小学的“书香校园”
46.张店区莲池学校:在学生中开展环境道德教育
47.桓台国学经典诵读工程
48.桓台教研室:农村幼儿园课程的乡土化实施策略
49.枣庄薛城区打造新教育文化提升师生幸福指数
50.滕州片区协作大教研均衡发展城乡教育
51.枣庄十五中:“家长教师”让学生大开眼界
52.枣庄薛城舜耕中学:铸造独一无二的舜耕文化
53.枣庄薛城奚中中学:科技创新特色教育研究
54.枣庄市中区文化路小学“丝雨”行动提升学生道德素养
55.东营市面向三支队伍建立全覆盖教育培训体系
56.利津北宋一中“零作业”下的教学改革实践
57.广饶县创建“组团+园区”发展模式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58.东营市胜利第四小学:幸福教育的实践、研究与推广
59.广饶县第一实验小学成立道德银行实施“美德储蓄”
60.东营实验学校:小学生活德育研究与实践
61.东营胜利四中“自主学习型”课堂实践与探索
62.烟台“职教集团”办学模式
63.烟台教科院“和谐高效思维对话”课堂建设
64.烟台芝罘区小学生自主性作业改革
65.招远市实行“一评二挂”中考100%指标到校
66.烟台一职专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建设
67.招远一中“整体创优”法破解高中师资短缺难题
68.牟平一中:学科分层次走班教学
69.莱州市双语实验学校自主管理的实践探索
70.莱州实验中学:分层次走班教学
71.潍坊市“中考制度改革”
72.潍坊“中小学校长职级制”改革
73.潍坊督导责任区制度建设
74.潍坊市“教育惠民服务”
75.潍坊职教特色品牌专业建设
76.青州市“教科书循环使用”的探索
77.临朐县农村中小学艺术教育探索
78.寿光市基础教育均衡发展
79.诸城社区教育为农民打造“十分钟学习圈”
80.高密推行文化管理新模式打通教育发展血脉
81.昌乐推进县域作业库建设深化中小学作业改革
82.潍坊市坊子区建立城乡学校联盟促教育均衡
83.潍坊市高新区探索日常教学无分数评价
84.潍坊广文中学“适才教育”为每个学生提供合适的教育
85.潍坊十中构建“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
86.安丘市兴华学校“有问题的课堂才是好课堂”
87.青州实验学校:文化强校之路的有效探索与实践
88.诸城实验中学:学生自主选课走班制教学与学分制管理的实践
89.曲阜师大附中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工作评价
90.兖州一中打造“循环大课堂”
91.曲阜市传统文化教育工程:校校孔子像班班论语章
92.邹城市教育资源合理配置的探索
93.济宁市中区:研训小实体服务大教育
94.泰安组建“教育集团”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95.泰安市省庄二中开展“学生主讲,智慧生成”课堂改革
96.肥城综合实践活动小课题研究
97.宁阳县农村学前教育发展模式
98.泰山学院附中实施“五大行动”实践课程
99.宁阳金桥学校“新道德教育”实践
100.威海市市域教育均衡发展的实践
101.威海“食暖行”工程改善农村学校条件
102.威海环翠区区域整体推进素质教育的研究与实践
103.荣成市普通高中没有“重点”
104.文登市“开门纳谏”办教育
105.乳山市区域教育“抓大放小自主管理”机制改革
106.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五统一”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
107.威海艺术学校“精细化管理”模式
108.威海经区西苑学校促进外来学生和谐融入
109.乳山一中:高中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改革
110.威海市古寨中学:班中班自主管理模式
111.文登实验小学打造“因美而精彩”的教育
112.日照创新“镇村一体化”农村学前教育管理模式
113.五莲创建全国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应用示范区
114.日照一中:创建师生共同成长的精神家园
115.莱芜十七中高中走班制教学
116.莱芜市钢城区丈八丘联小课程引领让农村孩子接受好教育
117.临沂集中建设新校破解城区就学压力大难题
118.临沂一中实行学生自主管理让学生成为自我成长的主人
119.蒙阴每个乡镇建一所标准化寄宿制中心小学
120.平邑县推行县域“大集体备课”
121.苍山县学校环境文化创建
122.临沂市罗庄区: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
123.临沭职业中专涉农专业送教下乡
124.沂水职教中心语文教改提升学生竞争力
125.聊城市杜郎口中学课堂教学改革
126.聊城一中面向全体学生的课堂教学体系的创新和实践
127.德州市“德以导能,能以表德”师德文化构建
128.宁津县当堂达标教学模式理论建构与实践创新
129.乐陵实验小学语文大课堂教学的探索
130.博兴县在全县中小学普遍建立家长委员会
131.滨城区建立“城乡教研联合体”
132.博兴县第一小学新“三好”学生评价体系
133.邹平县魏桥实验学校“绿色阅读”理念及探索
134.菏泽市建立城乡教师交流机制
135.菏泽一中:重建学校课程制度,促进高中课程变革
136.定陶职教中心“零学费”政策促学校深化改革
137.山东大学“三种经历”人才培养模式
138.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构建大学生就业体系
139.山东农大教授服务农业生产第一线
140.山东农业大学内涵发展模式
141.山东理工大学按文理大类招生
142.山东理工大学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143.临沂大学高校招生录取与高中综合素质评价“硬挂钩”
144.临沂大学紧扣区域发展需要面向社会开放课程
145.青岛大学本科教学厚积薄发
146.烟台大学让大学生在美的滋养中成长
147.山东科技大学“体验式”德育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148.山东经济学院“313”成才工程
149.山大威海分校“三学期制”培养创新型人才
150.济南大学“通识教育”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151.齐鲁师范学院:山东省中小学教师新课程远程研修
152.齐鲁师院省基教课程研究中心:“校地联盟”助推学校主动变革
153.鲁东大学:校地联合全面开展“顶岗实习——置换培训”
154.鲁东大学网络助力新生迎接新生活
155.聊城大学农村义务教育实习支教“双提高”工程
156.聊城大学改革大学英语教学体系
157.德州学院构建“平台+模块”教育体系
158.日照职业学院:理事制办学模式下的汽车专业教学与创新
159.山东旅游职院致力打造中国旅游教育的“山旅模式”
160.淄博职院实施干部动态管理为优秀人才开通“直通车”
161.潍坊教育学院“教、学、做”一体化建设学前教育专业
162.山东工业职院构建订单式培养教学体系
163.烟台职院“多方参与双向互动”校企合作模式
164.山东经贸职院以教学专业联盟为平台创新高职人才培养模式
联系电话:0531-51756681,0531-51756682
地址:济南市市中区土屋路3-1号(250002)
0531-51756739
(凤凰彩票凤凰彩票为凤凰彩票凤凰彩票 上午8:30-12:00 下午1:0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