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实施中有多项“山东率先”

  本报讯(记者 范宗武)研究生教育作为教育的最高层次,在培养创新人才中具有决定意义。“十一五”期间,我省制定实施了山东省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并创造出多项“山东率先”,成绩斐然。
  率先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立项项目的研究与省级教学成果奖的评选
  据了解,“十一五”期间,我省在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中坚持制度创新,在全国率先实施了研究生教育创新立项项目的研究与省级教学成果奖的评选。“十一五”期间,共审核批准研究生教育创新立项项目724项(其中自筹经费223项),覆盖了全省35个研究生培养单位。各培养单位又结合省级项目立项,进行了校级项目立项研究工作。
  为调动与鼓励研究生教育工作者从事研究生教育研究与实践的积极性,2009年,我省进行了首次研究生教育省级教学成果奖评选工作,共评出研究生教育省级教学成果奖111项,其中一等奖20项、二等奖30项、三等奖61项。
  省教育厅有关负责人介绍,我省在全国率先实施的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立项项目的研究与省级教学成果奖的评选,激发了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的活力,在全省高校获得一致好评,也引起兄弟省市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管理部门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
  率先设置研究生优秀科技成果奖
  2006年,我省在全国率先设置山东省研究生优秀科技创新成果奖,对研究生在知识创新、科技发明、经济文化建设、人文艺术、企业策划、方案设计等诸多方面作出的优秀科技创新成果予以表彰奖励。
  5年来,评选奖励5届省研究生创新科技成果498项,其中一等奖46项、二等奖149项、三等奖303项。各研究生培养单位结合自身实际,设立研究生创新基金,开展多种形式的创新成果奖评选工作,资助研究生多出创新成果。评选、奖励、资助研究生创新活动的开展,在全省研究生教育中形成了争先创新的良好氛围,促进了研究生培养质量和学位授予质量的提高。
  率先设置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
  2009至2010年,我省在各研究生培养单位与合作单位长期合作的基础上,在全国率先批准设置山东省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117个。
  据了解,我省通过建立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充分发挥和利用社会各界现有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人文社科基地等优质物质资源和科研、创新、技能型人才的优势条件,加快复合型、应用型高层次人才培养。同时利用合作单位力量强、实验设备先进的有利条件,创建实验中心,进一步推进产学研的密切结合、成果转化和研究生创业与就业,实现资源共享、利益共享、合作共赢。
  率先制定颁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工作的意见》
  在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的过程中,为适应建设经济文化强省对各类高层次人才的需求,2008年,我省在全国率先制定、颁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工作的意见》。意见提出,要大力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实现硕士研究生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转变。
  据了解,“十一五”期间,我省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单位由26个增加到29个,覆盖了全部研究生培养高校,其中工程领域培养单位由12个增加到20个,专业学位类型由15种增加到35种,专业学位授权点由31个增加到164个,有力地提高了我省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专门人才的培养能力。2010年专业学位研究生(含在职)已占到硕士研究生的31.8%,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已占到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10.74%。制定颁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工作的意见》这一制度创新,得到了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的高度评价。
  率先研发了山东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系统
  从2009年起,一套山东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管理系统在全省各研究生培养单位全面应用。在此之前,我省组织研究开发该项系统,完成了试点工作,举办了系统运行培训班,印发了《关于加强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的通知》,对系统应用工作进行了周密部署。
  据介绍,山东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系统是目前国内唯一的一套全省统一管理、教育厅中心端及高校分布端一体化的分布式信息系统。其推广应用,加快了我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步伐,提升了我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的现代化、规范化、科学化水平。
  省教育厅有关负责人介绍,“十一五”期间,我省围绕山东省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制定实施了十余项实施与管理制度,初步形成了山东省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体系。“十一五”期间,全省安排专项资金4205万元,其中省级财政安排1560万元,大力推进了山东省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