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企业紧密合作是硬道理
发布日期:2011-02-19
来源:《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浏览次数:1957次
本报记者 蔡盛 通讯员 李大国
“文有风采大赛,武有技能大赛。”有人说,这两大赛事成绩足可代表一处职业学校的办学水平。若以此衡量,临朐县机械电子职业中专无疑是成功者:2009年跻身潍坊市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十强中职学校”;2010年又获全国第七届“文明风采”大赛决赛组织奖——潍坊市获此殊荣的学校仅有5所。如此骄人的成绩,不能不令人称奇。
优化课程设置 做好“加减法”
近年来,动漫制作、网络搭建专业人才需求量迅速增长。学校审时度势,充分做好市场调研、师资培训、实训室建设等准备工作,2009年从计算机应用专业中分离出动漫制作、网络搭建两个新专业,与潍坊中动传媒有限公司、潍坊市计算机协会达成合作办学、冠名办班协议,当年招生均超过30人的计划。在2009年潍坊市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企业网络搭建及应用项目教师、学生两支代表队均获一等奖。
紧紧围绕科技发展和市场需求变化,学校及时调整课程设置,先后在动漫专业开设了工艺美术课,在机电一体化、电子技术应用等专业新上了电子及单片机技术、电子产品装配与调试技术、自动化控制等课程。在车工、钳工、焊接等专业,把工业CAD列为必修课程,选送教师到哈尔滨工业大学进修,投资20万元新建了具有30个工位的CAD实训室。正在辅导学生进行三维制图的高建宝老师介绍说:“工业CAD在机械加工制造等领域用途广泛,是增强行业竞争力的一项关键技术。目前,一线工人中掌握这项综合性高新技术的还不多。我们学校早在2009年就开设了这门课程,让学生掌握了一种领先的专业技能!”
把课堂搬进车间 边学边干
让学生长凤凰彩票坐在教室里啃书本,既不现实,也不可能培养出“高、新”技能人才。学校改变传统教学方法,全面推行模块化教学,按照实际工作任务、工作过程和工作情景编排教学内容,组织教学形式,让学生在一个个新奇有趣的任务引领下,通过小组合作完成学习项目。打破原来教、学、做分离的课堂模式,在动漫、计算机及应用、机电一体化、农业机械化等专业推行“工学一体化”经验。有的教室与实习车间连为一体,有的甚至合二为一。教学过程中,理论课与实践课交叉进行,实践教学课时比例提高到70%以上,真正实现了“做中教、做中学”。正在进行电子单片机安装与调试的学生王磊说:“这样上课很方便。有什么不会的,老师马上用身边的设备给我们讲解,既形象又生动。到了需要动手操作的时候,机器就在身边。”
学校还充分利用校企合作渠道广的优势,积极争取企业捐赠实训设备,有时甚至直接把学生拉到企业的车间里进行技能大比武。一次又一次的限时训练、以考促练,培养出韩祥熙、孙志平等一批校园技能高手。他们不仅多次在市级大赛中摘金夺银,还在省级大赛中获得二等奖。虽然学生刘艳坤仅在市焊接比赛中获得二等奖,但是比赛一结束就被县内骨干企业华特磁电“猎获”。
技能大赛拉动提升的不仅是学生素质,也是教师素质。本人及学生参赛成绩都非常突出的焊接专业教师陈海江说:“技能大赛从一个侧面对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进行了考核,也是对教师综合素质的一次考核。我就是个中职毕业生。要不是有技能大赛,我就不会被评为首届临朐名师。首届临朐名师就十个,全县职业学校就一个!”
把课堂搬进工厂 半工半读
前些年,由于校内实训条件有限,因此学生大多是在毕业前夕才到企业实习,很不利于技能培养。临朐县机械电子职业中专便打起了企业的主意,推出了“工学交替、半工半读”实践教学模式。学生在校学习专业理论,进行必要的技能训练后,每年到企业进行4个月的生产性顶岗实践,结束后返校继续学习。“工”与“学”反复交替,理论与实践相互促进。
每一批学生进入企业“半工半读”时,学校都派专业教师全程陪同。学生白天实践,晚上学理论。厂方指派经验丰富的技师担任实习指导教师,手把手地传授技艺,把企业的车间变成了课堂。学生人人有设备、有材料、有师傅,进行真刀真枪的生产,专业技能大大提高,且零距离接触了企业文化,了解了企业的生产机制、管理机制,为将来就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青岛英派斯集团常务副总裁苏光朋深有感触地说:“学生反复到厂里实习,既掌握了技能,又了解了企业,毕业后不用培训就能直接上岗。”
自从2007年被确定为潍坊市首批“半工半读”试点校以来,经过不断的总结、完善,该校的“工学交替、半工半读”模式逐步成熟,先后在海信集团、山东鸿基公司、潍坊汇胜集团等10余家企业挂牌建立了“半工半读”实训基地,接纳学生进厂实践。目前,学校已组织1200多人次到上述企业“半工半读”。学生在提高专业素质的同时,累计挣回实习报酬500万元。沂山镇赵家峪村的学生家长赵建民高兴地说:“怎什么也没想到,孩子在三职专上学,还能挣钱,好多大厂子都来抢俺的孩子!”
引厂入校 深化校企合作
农村职业学校要想弥补师资、设备等方面的不足之处,必须与企业广泛而深入地合作,充分借助企业资源。近年来,临朐县机械电子职业中专坚持“以工促学、以产养教”的办学路子,先后与8家企业达成合作协议。企业向学校提供设备、耗材、资金、师资等,组织学生开展生产性实习,教学与生产合二为一。2010年,该校大力加强与周边企业的合作,年内接到10家企业的11019套零部件加工生产订单,很好地解决了训练材料短缺问题,逐渐形成了实践教学与实际生产一体化的局面。潍坊春田机械电子有限公司出资,为学校硬化了1260平方米的机械加工场地,并提供全部设备、原材料、焊条、电费等,由师生加工生产水泥仓整仓。焊接专业的学生王洁兴奋地说:“过去用焊条是几根几根地领,现在是一箱一箱地扛!”
学生在生产中接触了多种产品的生产标准要求,实训内容大大丰富,兴趣大大提高。有不少生产订单,厂家仅提供图纸及相关要求,从购料、下料到加工,全部由师生自行完成。在生产过程中,师生大胆探索、勇于创新,解决了不少实际问题,还设计制作了部分模具,专业技能、创新能力得到了培养和提高,交工的产品都得到企业的认可。校长孔祥奴说:“很多大学的车工训练用的是木块,而我们的学生用的全是真材实料!”
联系电话:0531-51756681,0531-51756682
地址:济南市市中区土屋路3-1号(250002)
0531-51756739
(凤凰彩票凤凰彩票为凤凰彩票凤凰彩票 上午8:30-12:00 下午1:0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