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列出各市完成标准化建设工程凤凰彩票表

  本报讯(记者 刘凯)省教育厅、财政厅等9部门日前下发的《山东省普通中小学办学条件标准化建设计划(2011-2015年)》提出,从现在起到2015年,全省普通中小学基本完成办学条件标准化建设工程,以缩小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和学校之间办学条件差距,促进教育公平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这项工作将分步实施:省教育示范县、全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先进县和济南、青岛、淄博、东营、烟台、威海6市,2012年基本完成;潍坊、济宁、泰安、莱芜、日照5市,2014年基本完成;枣庄、临沂、滨州、德州、聊城、菏泽6市,2015年基本完成。该项计划的主要内容是:
  ——统一标准。《山东省普通中小学办学条件标准(试行)》(以下简称《办学条件标准》)是我省举办普通中小学校应当具备的基本标准,凡布局调整后定点的中小学校,都要确保其在办学条件主要项目的种类、数量、质量上达到标准。
  ——统筹安排。将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与布局调整、薄弱学校改造、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农村中小学教学仪器设备更新工程、农村中小学“两热一暖一改”工程等紧密结合,统筹安排,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以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为统领,以农村学校和城镇薄弱学校为重点,全面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的实施。
  ——各级政府分级负责。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由省政府统一组织,各市、县(市、区)政府负责实施,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市级人民政府要统筹协调市及所辖县(市、区)的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的实施,加大对财政困难县的扶持力度。按照“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基础教育管理体制,县(市、区)政府是实施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的责任主体,负责工程的具体实施。乡(镇)政府要切实履行“积极筹措资金,改善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的职责,承担相应的办学责任。
  ——积极筹措资金,加强资金管理。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资金由省、市、县(市、区)共同筹集,省财政专项资金根据各地中小学在校生规模、财力状况、工程进展及实施成效等给予奖补。市、县(市、区)要安排工程建设专项资金,纳入财政预算,确保资金及时到位,并防止学校出现新的债务。
  ——进一步做好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各地要按照《办学条件标准》规定的适宜规模进行学校建设和布局。对于原有超大规模、大班额学校,要采取有力措施,进行生源分流,加强控制和引导,使其办学规模和班额逐步符合《办学条件标准》的要求。
  ——学校场地标准化建设以体育运动场地标准化建设为重点,着力解决学校无田径场或场地过小、篮排球及乒乓球场地不足等问题。布局调整中定点学校的确定,以及新建学校校址的选定,应充分考虑学校占地面积和运动场地建设需要。
  ——中小学校舍标准化建设在保证校舍安全的前提下,以教学用房和学生生活用房建设为重点。教学用房标准化建设要着力解决大班额及功能教室严重不足的问题。学生生活用房标准化建设要满足寄宿生住宿和就餐的基本需求,解决宿舍拥挤、条件简陋、无餐厅等问题。农村中小学需要建设教师周转用房的,一并纳入学校校舍建设规划。
  ——实施教育教学装备标准化建设。按照《办学条件标准》和教育部新颁布的《高中理科教学仪器配备标准》规定,配备高中教学仪器,完善城镇初中、小学教学仪器配备。加强中小学图书室管理,按照规定对现有图书进行全面清理,剔除可读性差及应报废的图书,按照“办学条件标准”要求配齐图书资料。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步伐,加强教育信息技术的硬件和校园网建设,实现多媒体“班班通”教学。
  ——加强师资配备与建设。农村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执行县镇标准。县级教育行政部门统一分配县域内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合理调配教师资源,保证基层特别是农村中小学教师力量配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