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扩容提档 打造产业升级新引擎
发布日期:2011-08-28
来源:《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浏览次数:1768次
胶州市教育体育局局长 于龙春
胶州市于2007年率先迈出了青岛市职业教育大联合的第一步。投资2.77亿元将5所职业学校优化整合,组建了胶州市职业教育中心,开启了胶州职教发展史上崭新的一页,使职业教育走上规模化、优质化办学之路,打造推动当地产业结构升级的新引擎。
“十一五”期间,青岛市加快建设蓝色经济区和高端产业聚集区,实施了“环湾保护、拥湾发展”战略,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得到迅猛发展,数以万计的专业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岗位虚位以待,一个空前庞大的技能型人才需求市场已经形成。而在当时,胶州市共有5所职业学校(职业中专、职工中专、职业高中、电大胶州分校、成人中专),布局上的不合理使得诸多问题日益凸显。如学校散而小,个别学校年招生不足300人,办学活力不足;专业设置重复,热门专业多家争着办,但都不具规模,形不成拳头专业;资金投入分散,教学设备更新缓慢,培养出来的学生动手能力差,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等等。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职业教育的自身发展,同时也导致了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建设的能力明显不足。
改革正当时。胶州市委、市政府清醒地认识到:在推进“转方式、调结构”的社会发展进程中,职业教育必须紧跟时代步伐,切实肩负起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的重任。鉴于此,职业教育必须彻底打破现有的不合理布局,按照“规模调大、结构调优、专业调强、特色调明”的原则,积极推进资源整合,集中一切优势力量,共同打造一所职业教育名牌强校,并使其切实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动力。在反复考察、调研、论证的基础上,胶州市最终确定通过土地置换的方式,将5所学校优化整合,新建一所高起点、高标准、现代化、多功能的职业教育中心。
海阔凭鱼跃。胶州市职业教育中心的成立,使胶州市职业教育焕发出勃勃生机与活力。主要表现在:一是办学条件显著改善。学校总投资2.77亿元,占地505亩,规划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一期工程投入使用9.8万平方米。建有两个4000平方米的大型现代化实训车间,数控机床、PLC实训室、会计模拟室等设施先进的实验、实训室近百个,设备总价值达3000多万元。二是管理机制更加科学。针对合并后的办学现状和发展需要,学校设立了10个职能处室和5个专业教学部,实行条块相结合的扁平化管理模式,既充分发挥各专业部的职能性与自主性,又强化了行政处室的监督协调功能。同时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实施处、部互动评价机制,逐步形成了一套完整规范、运行合理的管理制度体系和考核评价体系,使学校工作更加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三是专业特色更加鲜明。紧紧围绕全市“环湾保护、拥湾发展”和“三个基地、三个中心”的发展战略,以满足先进制造业和发展现代服务业需求为重点,以服务全市着力推进的重点产业为目标,对专业设置进行了优化调整,突出了现代制造业、信息管理与服务业及电大成人教育三大模块,着力培植机电、数控、物流、汽修、学前教育等一批特色鲜明、就业率高、起示范带头作用的骨干专业,发展了动漫制作、网络技术、酒店管理等一批符合市场需求、有发展前景、充满活力的专业,新增了果蔬花卉生产技术和现代农艺技术两个服务“三农”的涉农专业。四是校企合作更加密切。职教中心成立后,学校办学实力空前雄厚,育人质量大幅提高,俨然成为全市规模最大、规格最全、质量最硬的“人才高地”。众多大中型企业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了,纷纷向学校伸出了“橄榄枝”,洽谈合作育人意向。东风吹来花满枝。2011年,学校分别与青岛海尔、台励福、青岛丰光精密等企业在资源优势互补、共同组织教学与实训、定向实习就业等方面达成了协议,面向机电、数控、汽修3个专业的340名学生联办了“企业冠名班”。目前,我市正着手加强校企合作制度和机制的建设,不断推进校企合作走向深入。五是服务能力全面升级。职业教育中心在成立之初就牢固树立了放眼全局、面向整个社会,以服务为宗旨、以贡献求发展的观念。坚持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并重、并举,把社会培训工作作为学校拓展服务领域和促进学校发展的新增长点,积极探索并实践职前和职后、学历和非学历、日校和夜校、长期和短期、面授和远程教育培训相结合等多种办学形式,有效扩大了职业教育办学规模,提高了职业教育办学效益,满足了人民群众对多元化、高质量职业教育的需求。目前,职业教育中心已成为一所集五年制大专、普通中专、职业中专等全日制教育、成人高等教育、专业技术人员培训、职业资格培训与鉴定、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等于一体的综合性职业学校。
资源整合一年多来,社会对职业教育中心的关注度和满意度越来越高,胶州市职业教育步入了健康快速发展的轨道。下一步,我们将抓好技能培训和修身工程两项工作。技能培训就是让职教学生有一技之长,修身工程就是提高职教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学校培养的学生只要在这两方面做好了,在校吃苦耐劳,将来爱岗敬业,那他们的就业问题就解决了。我们还要通过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顶岗锻炼等方式,实现职教与企业“零距离”,做活做火职业教育。新起点、新征程,我们将全力办好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肩负起改善民生、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任。
联系电话:0531-51756681,0531-51756682
地址:济南市市中区土屋路3-1号(250002)
0531-51756739
(凤凰彩票凤凰彩票为凤凰彩票凤凰彩票 上午8:30-12:00 下午1:0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