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政府下发2012年对市级政府教育工作专项督导情况通报

  本报讯 日前,省政府下发了《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2012年教育工作专项督导情况的通报》(以下简称《通报》)。这是自2004年省政府开展对市级政府教育工作督导评估以来,第一次由省政府下发通报。
  《通报》充分肯定了全省学前教育工作取得的成绩。2011年,全省以普及学前三年教育为目标,不断加大学前教育投入,积极扩大学前教育资源,努力为适龄儿童提供公平的学前教育机会。全省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占财政性教育经费的比例为2.41%,比2010年提高1.48个百分点;全省共安排儿童资助资金1.25亿元,资助儿童19.5万名,资助比例达到10.89%;15个设区市市本级财政和抽查的88%的县(市、区)安排了幼儿园建设及改善办园条件专项经费。针对2011年综合督导反馈意见中提出的问题,多数地方整改工作成效明显,教学仪器、微机和图书配备等均好于上年,一些长期困扰教育发展的困难和问题正在逐步化解。
  《通报》也指出了督导中发现的主要问题:一是学前教育发展不均衡,农村办园条件薄弱。我省东部总体好于西部,城区幼儿园明显好于农村幼儿园,农村中心幼儿园好于村办园。部分市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中项目园建设进展缓慢;农村幼儿园办园条件普遍较差;部分乡(镇、街道)无中心幼儿园或中心幼儿园达不到办园标准;城区居住小区配套幼儿园数量不足;幼儿园安全存在薄弱环节等。二是学前教育经费投入政策未完全落实到位。学前教育经费投入不平衡,部分市、县(市、区)未安排学前教育专项经费,部分市儿童资助政策未完全落实到位。三是幼儿教师队伍建设普遍薄弱。幼儿教师配备不足,公办幼儿教师比例偏低,公办及公办性质幼儿园中的非公办幼儿教师的工资待遇和社会保障政策没有得到全面落实;部分幼儿教师和园长无任职资格;部分农村幼儿教师年龄偏大、教育观念落后,且所学专业大多不是学前教育,专业化水平偏低,导致部分幼儿园存在“小学化”、“保姆化”倾向。四是2011年综合督导发现的教育经费投入和部分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较差等问题尚未完全整改到位。
  根据发现的问题,省政府提出了具体的整改措施和要求,对整改不到位的,将加大督导力度,并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通报》还对各市2012年学前教育督导和2011年综合督导整改情况排名予以公布。         (本报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