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中华传统美德传播四方

本报记者 王建科 管恩武
  为将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活动更加推向深入,2012年7月6日,山东职业学院“中华美德进万家”活动正式启动。启动仪式上,中华传统美德警句名言的诵读声在校园里涌起阵阵悦耳的声涛。8支美德宣传小分队庄严地接过美德书籍和美德宣传活动队旗。
  在山东职业学院,教职工、学生人手一本《中华传统美德警句名言》。党委书记刘邦治是学院“中华美德进万家”活动的倡导者。他说:“学院为每位教职工和万名在校大学生发一本《中华传统美德警句名言》,把警句名言带入家庭和工作岗位,让警句名言走进学习、生活、工作,就是希望它能成为每个人的行动标准、追求依据,成为五好家庭的建设动力,为构建和谐校园、和谐社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大学生们还可以利用暑假回家乡的机会,结合对中华传统美德警句名言的学习,汇报各自的学习教育成果,根据学习感悟和体会开展一系列的美德宣传实践活动。”
  刘邦治说:“在学习中华传统美德警句名言的同时,我们还开展诵读和赠书活动,开展征文、演讲、讲座、知识竞赛、歌咏比赛和文艺演出等活动,结合创先争优和师德建设,开展一系列的评议评比活动,让警句名言不仅起到警示提醒的作用,更充分发挥其引领、督促、规范作用。”
  7月15日,山东职业学院土木工程系美德宣传实践小分队走进革命老区沂南,在队员们美德警句名言的诵读声和《沂蒙山小调》的歌声中,向沂南县和沂南职业中专赠送《中华传统美德警句名言》书籍,与当地中等职业学校签订支援专业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的校校合作协议。
  山北头村位于沂南县青驼镇政府驻地东南8公里处,现有耕地1300亩,960口人,4条5米宽的“村村通”道路从东西南北贯穿全村。村民主要经济来源一是小麦、花生、玉米等农作物和果树种植,二是牛、鸡、猪等禽畜养殖收入,三是外出务工收入。村民整体文化水平不高,种养基本停留在传统方式上,经济效益较低。
  该村尽管有四条“村村通”道路为村民出行提供方便,但这些道路均穿村而过,道路两旁就是村民住宅,在方便出行的同时也带来了潜在的安全隐患和噪音扬尘污染。为此,该村计划在村东新铺一条1200米长的绕村道路,一来避免安全隐患和噪音扬尘污染,二来为村民出行和车辆畅通提供更大便捷。同时,该村为提升村民生活质量,提高村民文化水平,正筹划建设中心文化广场。而文化广场和绕村新路两处建设急需工程测绘。
  当宣传实践小分队得知北头村在建设当地文化广场和道路建设过程中需要测绘时,毫不犹豫地投入这项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工作中。
  学院的活动引来了中央电视台记者的关注。中央电视台1套综合频道对此次活动在《身边的感动》栏目作了报道。
  今年,学院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结合“中华美德进万家”活动一同开展,加强中华美德的宣讲宣传。通过美德宣传活动,学生们学到了更多做人做事的道理,了解了更多中华美德事迹,对传承弘扬中华美德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7月21日,山东职业学院电气工程系“中华美德进万家”宣传实践小分队专程来到河北林秀贞“爱心小院”,亲身品读林妈妈大爱无疆的真实故事,仔细感悟林妈妈的崇高与伟大。雷锋战友乔安山、薛三元也应学院之邀专程来到林妈妈“爱心小院”。
  在“爱心小院”,一个个耳熟能详的小故事、一幅幅真实动人的照片、一件件侍老助幼帮困的生活用具让队员们认识到,爱靠的是内心和行动。作为对德育导师林妈妈的感恩,小分队为林妈妈展室赠送了美德书籍,为林妈妈福利工厂赠送了计算机,并在林妈妈的家乡激情献歌。
  7月19日,山东职业学院生物工程系“中华美德进万家”宣传实践小分队走进肥城,向肥城市汶阳镇中心小学赠送《中华传统美德警句名言》书籍和学习用具。
  同日,山东职业学院管理系“中华美德进万家”宣传实践小分队先后来到全国著名劳模时传祥和“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舍己救人模范军官”孟祥斌的家乡齐河县,以及著名学者任继愈的故乡平原县举行“中华美德进万家”活动。小分队向齐河县刘桥乡洪州社区中心小学和平原县图书馆以及平原县5所中学赠送了《中华传统美德警句名言》书籍,并在活动现场诵读中华美德警句名言,激情献歌,展望美好明天。活动期间,队员们还到时传祥纪念馆参观学习,学习他不怕苦、不怕脏、不怕累的事迹,感悟他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崇高精神,树立“工作无贵贱,行业无尊卑;宁愿一人脏,换来万人净”的职业道德观念,经受了一次心灵的洗礼。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山东职业学院师生在深入基层传播中华传统美德的同时,自身也从实践中学到更多美德,加深了对中华传统美德的理解和感悟,提高了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