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河东区既“输血”又“造血”促师资均衡
发布日期:2012-11-09
来源:《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浏览次数:3618次
本报讯(记者 贾彦鹏)近日,语文、数学、英语等系列“送教下乡”活动正在临沂市河东区如火如荼地举行,来自城区各小学的十几名省市级优秀教师分别来到汤头小学、郑旺小学等农村学校参加了示范课、评课、研讨交流等系列活动。活动的开展,让广大农村教师足不出户就能观摩优秀教师的精彩课堂。
见到记者,今年刚参加工作的大学生贾瑞秀激动地说:“刚参加工作,对很多东西都是一头雾水。听了这些老师的课,真有一种‘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送教下乡活动为城区教师和农村教师搭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发挥了优秀教师的示范辐射作用,实现了“带动一科,培养一批,辐射一片”的效果。据悉,自10月份以来,河东区已开展送教下乡活动15场次,全区700余名教师因此受益。
实际上,“送教”活动只是该区促进师资均衡发展的举措之一。自2008年以来,该区还相继开展了“送师”和“送培训”活动。
记者从该区教体局人事科教师招考信息表上看到,5年间该区共招考教师730名,其中94%分到了农村。同时,该区还按照“城镇支援农村、近郊支援边远、强校支援弱校”的思路,建立了优秀教师支教制度,引导和鼓励城镇及城镇周边学校支援农村学校及边远乡镇学校。为确保支教老师安下心、留得住、教得好,该区实施了政策“暖心”工程,即在评优树先方面优先考虑,在职称评聘方面实现倾斜。另外,不少中心小学还盖起了职工宿舍楼、周转房,有效解决了支教老师的后顾之忧。
如果说为农村学校补充新教师算是“输血”的话,那么加强教师培训则是增强农村学校“造血”功能的重要举措。作为促进教师内涵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该区要求各学校做好培训经费的预算,每年拿出不少于公用经费预算总额的5%作为教师教育培训专项经费,对所有参训教师实行免费培训,培训结束考核合格,费用由学校支付,实现了教师培训由自己买单到单位买单的转变,极大地提高了教师参加培训的积极性,为全体教师“强筋壮骨”创造了有利条件。仅今年上半年,全区已累计派出26名教师前往北京外国语大学、成都体育学院、东北师范大学等名校学习,选派200余名一线教师参加了全国现代与经典教学研讨会、华东六省一市教学研讨会等业务学习,该区2012年山东省教师远程研修培训学科专任教师参训率达100%。
联系电话:0531-51756681,0531-51756682
地址:济南市市中区土屋路3-1号(250002)
0531-51756739
(凤凰彩票凤凰彩票为凤凰彩票凤凰彩票 上午8:30-12:00 下午1:0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