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幸福有五要素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心理与特殊教育研究中心主任 孟万金
    何谓幸福?人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理解它,并能从中抽象地概括出一些共性的东西和规律。比如,幸福是一种愉快的心情,即快乐;这种快乐必须是持续一段凤凰彩票而不能是瞬间的,它来源于人们对生活现状的满足和兴趣。应该强调的是,这种快乐不是单纯的享乐,而是以发展和进步为支撑的。真正的幸福是物质与精神、生理与心理、个人与集体、主观与客观、眼前与长远的有机统一。
    只有幸福的教师才能教出幸福的学生。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教师幸福有五要素:一要满足教师生理上的需要,为教师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特别是解决教师的后顾之忧;二要满足教师安全上的需要,重视教师的身心健康,加强安全教育和热爱生命教育,预防恶性事件发生;三要满足教师感情上的需要,为教师构建一个平等、友好、协作、关心的和谐人际环境和团队;四要满足教师尊重的需要,强化以人为本的管理和教学理念,构建和谐文化,形成自尊和尊重他人的文化;五要满足教师自我实现的需要,为每个教师专业发展创造条件,帮助每个教师实现其最大目标,使其成为自己所期望的人,实现个人理想和抱负。
  幸福教育提出如下七大纲领:以人为本是幸福的灵魂,积极心理是幸福的支点,优良品德是幸福的先导,快乐有成是幸福的真谛,劳动是幸福的源泉,满足特需是幸福的天平,生命健康是幸福的本钱。教师获得幸福的途径可归纳为职业认同、职业交往、专业成长、学校管理、社会支持、身心健康等方面。
  学校教育与其疲于帮助人们摆脱各种各样的不幸,不如交给人们幸福的金钥匙。这就是积极心理学家赛利格曼提出的幸福公式:总幸福指数=先天的遗传素质+后天的环境+你能主动控制的理性力量。总幸福指数是指较为稳定的幸福感,而不是暂时的快乐和幸福。我们无法改变先天遗传,但是我们可以努力营造良好的后天环境,更为重要的是我们要主动控制自己能掌握的力量,做生活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