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山市育黎镇初级中学让“绿色”润泽师生心灵
发布日期:2012-11-11
来源:《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浏览次数:1805次
本报通讯员 李书环 宋红美
乳山市育黎镇初级中学近年来十分注重绿色校园建设,坚持走内涵发展之路,本着“因地制宜,美化环境,完善设施,强化功能,打造特色,净化心灵”的原则,强化环保教育,有效地促进了师生健康成长,使学校真正成为美丽的花园、快乐的学园和师生的精神家园。
为畅通绿色管理通道,学校于去年成立了环保督察领导小组,形成了校长亲自抓、总务主任具体抓、中层干部协助抓、基层教师抓落实的网络管理格局。学校在学期初出台的《绿色校园创建工作实施意见》中明确规定了环保教育的内容,规定每月工作安排中必须体现环保教育的目标要求,将环保教育与各学科教育并举,将绿色校园创建工作着眼于细处,落在实处。
为了营造绿色校园,几年来,该校投入绿化的资金达十几万元,引进了翠竹和松柏等风景花木。现在的校园“绿意”盎然,花坛甬路花团锦簇,廊道上盆花盆景争妍斗艳,为学子们提供了一个优雅清新的学习环境。道路两侧竖立着一块块环保宣传广告牌,墙壁上悬挂着学生们的环保书画作品,张贴着大型的环保宣传画。校园醒目位置亮起了一幅幅富含人文气息的警示标语,整个校园弥散着一种浓浓的人文气息,全校师生心灵受到了绿色文化的熏陶。“校园之声”广播站开设了“新闻播报”、“校园风景线”、“名篇佳作”、“音乐之风”、“好人好事”、“心灵氧吧”六档节目,每周一早晨、每周四课外活动定时开播,每次时长30分钟左右。“校园之声”让师生及时了解校内热点新闻,关注校园生活的最新动态,成了联系社会与校园、老师和学生的纽带和校内信息传递的窗口。
该校“绿色学校”的打造绝不仅仅停留在硬件的更新上,更注重于学生环保理念、环保素养及环保行为的养成教育。学校将绿色环保课程列进了课程表,让环保教育堂堂正正走进课堂,让环保理念根植于师生的心灵深处。学校以综合实践活动课为载体,组织综实课教师开发了独具育黎地方特色的《育黎初中绿色环境教育读本》,使之成为学校环保教育的有效途径。内容包括“环保知识指南”、“心理健康小百科”、“卫生保健必读”三大部分。同时,学校专门征订了《卫生与健康》、《卫生生活》等报刊,专门购买了《环保丛书》、《新概念——环境教育》等环保书籍,作为环保教育的课外补充读物,极大地拓宽了师生的环保视野。
育黎初中还让环保教育进教研。学校要求政治、语文、地理、生物等学科的教师注意课堂渗透,将环保教育向自教学科延伸。学校成立了由校长挂帅、学科各年级备课组长为成员的环保教研组,每月举行一次以环保为主题的专题教研活动;学校每月举行一次专题环保知识讲座,激发师生参与环保的激情。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把目光投向环保,把噪声对人体的危害,酸雨对社会的危害,造纸厂污水处理、废气的收集等作为师生共同的研究专题,既培养了学生走向社会、关注社会的能力,也成就了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学校努力让日常的教育教学回归生活,让师生在快乐学习的氛围中收获成功、快乐成长。学校把野外文化情景课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和学生的第二课堂,以回归自然、回归生活为宗旨,让师生走出课堂,投身自然,享受自然,感悟自然。学校每学期都要组织师生走入南西屋葡萄园、白石绿色花圃基地、大洋酱菜有限公司、古城阴遗址、龙角山水库,通过亲力亲为的实践活动,拓展学生的眼界,锻炼学生的意志。学校积极利用社区资源,让师生走进社区,体验丰富多彩的社区生活。学校成立了环保行动小组,让教师引导学生争当绿色环境小卫士,参加爱家乡智囊团、劳动实践小分队等,还充分利用节假日扎实开展活动,如师生旁听法庭审理、参与交通执勤、参与社区宣传等,将学校的环保教育延伸到更广阔的空间。学校充分利用育黎镇政府驻地经济发达的优势,定期组织师生走入方正羊毛衫厂,深入生产车间,让师生参观现代化流水线,聆听企业管理层和一线工人的真实心语,激发师生奋发向上的欲望。
绿色人文校园的打造,增强了师生的幸福感,为学校又好又快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加快了学校内涵发展的步伐。由于成绩突出,今年,育黎初中被授予“威海市绿色学校”荣誉称号。
联系电话:0531-51756681,0531-51756682
地址:济南市市中区土屋路3-1号(250002)
0531-51756739
(凤凰彩票凤凰彩票为凤凰彩票凤凰彩票 上午8:30-12:00 下午1:0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