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是态度 细致是方法
发布日期:2012-12-07
来源:《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浏览次数:689次
本报记者 蔡盛 通讯员 赵桂海 丁德群
走进临朐七中,无论一尘不染的内外环境,还是思维活跃、秩序井然的课堂和步伐整齐、号子嘹亮的两操,校园里的一切都显得那么清新灵动,透射着学校管理的精心与细致。
“教育工作必须精心、细致,精心是态度,细致是方法。”校长潘心治说,“我们学校的学生都来自农村,农村学生生性朴实,但大多不注重生活、学习细节,更需要精心细致的管理和教育。”
为让每名教职工都能明确何时何地该做什么、怎么做,该校出台了一系列精细化的规章制度,重点推行了以级部管理为主的教学目标责任制。校长助理兼教导主任丁宁说:“一位副校长包靠一个级部,级部主任抓好备课组长和班主任这两个‘龙头’,备课组长负责协助任课教师包靠课堂达标、班级教学质量,班主任负责协助任课教师承包班级管理和优秀生提升、后进生转化等……”这种层次分明、职责明确的教学管理制度,强化了干部的责任心,使“领头羊”作用得以充分发挥。
“把常规抓到极致就是创新。”学校向来重视教情、学情的调查、分析和研究,常年坚持对教师的教案、学案、作业批改、听课等常规落实情况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督查,促使教师在教学中随时查漏补缺。在此基础上,该校借鉴名校经验,总结提炼出了以“一少两多六环节”为主要内容的“126”精致高效课堂模式,“一少”指的是少讲,“两多”指的是多记、多练,“六环节”即问题导入、自学探究、分层展示、精讲点拨、记熟练会、达标训练。在每个环节中,教师针对学生自主学习中暴露出的问题进行精讲点拨、启发诱导,引导学生自主解决问题,并通过有效记忆和训练,落实课堂教学内容,让学生“堂堂会、堂堂清”。这种把精致思想落实到每一个教学环节中的做法,促使教师把功夫用在课外、落实到课内,让学生从茫茫题海中真正解脱出来,走上了“轻负担高质量”办学之路。
临朐七中是一所寄宿制学校。在一次家长会上,学校播放了一段让人印象深刻的视频——家长齐聚校前小广场为孩子送饭的场景。学校将这些司空见惯的镜头录下来,开家长会时放给学生和家长看,让学生从屏幕上看到父母的关爱,从中感悟亲情,学会感恩。该校把精致管理和全员育人理念融入学生管理的每一个细节中,不仅让学生随时随地都能感受到来自学校人文化的关怀,更是从制度上督促学生严格遵守行为规范,将学生管理过程细化为校园秩序、两操、集会、卫生、学习行为及教室秩序、宿舍秩序、就餐秩序、形象礼仪等7大项73小项。值班人员从早到晚全天候对学生进行监督管理,对学生日常行为细节在及时提醒的同时,尽可能地客观量化,对学生的纪律、卫生及日常表现一天一通报、一周一反馈,让学生在长期坚持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临朐七中1600余名学生都来自农村,为提升学生的精气神,该校把每天一小时的校园活动作为一项特色抓细抓实,尤其对课间操进行了严格规范,并在班与班、级与级间展开评比活动。强烈的荣誉感让每个学生都把两操作为一项展示自我和为集体争光的大事对待。每到课间,那整齐划一的队形、铿锵有力的步伐和响彻校园的号子,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该校还特别注重班级文化建设,把精致管理思想渗透到每个班级中。通过打造教室文化墙,开辟名生、名师宣传橱窗,悬挂科学知识挂图等,充分体现不同班级的不同风格与追求,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班级文化。也正是在这种特色鲜明的文化氛围中,关爱集体、尊重师长、团结友爱、勤奋好学的风气更加浓厚,让每一名学生都充满了对未来的信心。
临朐七中精致管理文化的内涵,就是定位于农村孩子的长远发展,通过制度和文化的引领,把学校一切管理工作做到极致。徜徉在临朐七中的校园里,一草一木、一砖一瓦似乎都因实施“精致管理”而有了灵气,与师生共同托起一种不凡的气韵。
联系电话:0531-51756681,0531-51756682
地址:济南市市中区土屋路3-1号(250002)
0531-51756739
(凤凰彩票凤凰彩票为凤凰彩票凤凰彩票 上午8:30-12:00 下午1:0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