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受教研为学校发展带来的正能量

济南舜文中学副校长 李继冶
  济南舜文中学是一个建校只有6年的新学校,发展的方向和思路正处在不断碰撞、逐步形成的过程中,也最需要来自外部的观察指导;学校新,教师年轻,大部分教师刚刚走上工作岗位就成为学校的中坚力量,迫切需要业务能力的提升,而教研员及时充当了这一角色。
  一、教学视导为学校发展把关定向
  济南市市中区教研室对学校和教师工作的指导形式多样,教学集中视导是学校最为看重的形式,不仅因为听课面大,观察角度广,关键是每次都能对学校的教学行为和办学思路进行全面的梳理、诊断。2011年,舜文中学利用自己九年一贯制的办学优势开展中小衔接研究,教研室在视导后提出:应以中小衔接为抓手,对一到九年级进行整体规划,在教材和教法上做文章,以贯彻学校的办学理念。在教材的处理上,每一个学科首先要选准几个衔接点,往深处研讨,分步进行,逐渐以点带面,形成模式。
  在2012年的视导中,教研室发现并指出学校教师培养的瓶颈:舜文中学的年轻教师上道快,一两年的工夫就成为中规中矩的教师,各项评比在全区都处于领先地位。但工作四五年后,有些教师继续发展趋势并不明显,成为学科能手的更为鲜见。这说明学校在这项工作中过于平均用力,为教师提供的学习机会不够多,创设的平台不够宽广,缺乏培养名师的意识。
  在学校的视力盲区发现问题并指出方向,那是学校最需要听到的声音,教学视导起到了为学校发展把关定向的作用。
  二、教研活动针对性强,优质课评选主题明确
  每个学期,教研员都会针对各个年级的教学特点分别组织教研活动,让教师们共享集体的智慧。例如:很多英语老师反映初三的作文教学比较困难。教研员就发动骨干教师的优势与力量,让他们上示范课,通过研讨确定一种最适合作文教学的独特的授课模式。又如,区里各个学校的教学水平参差不齐,各有优劣,教研员经常组织同一层次的学校进行联校教研。济南舜文中学是新建学校,部分学科教师人数少,教研力量薄弱,教研室就为我们找搭档,开展分片联研,创造机会和我们一同备课、研讨。
  对于一些矛盾点相对集中的课题,如八年级下学期及九年级的长课文,教研员没有对教师进行枯燥的讲解培训,而是通过“区优质课评选”活动对这一问题进行研讨和解决。每位参赛教师都挖空心思,用自己的最高水平进行教学设计,上课方式各有千秋,哪种方法最适合自己的学生一目了然。教研员及时总结评价,形成了市中区对长课文的独特授课方式。
  回首望去,一路走来,舜文中学的发展和教师的成长,在关键时候,在关键问题上,总会遇到一双双关注的眼睛,遇到一股股帮助的力量。我们正享受着教研为学校发展带来的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