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考促学 以研促教 以评促优

滕州市教研室主任 王延军
  阿基米德曾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撬起地球。”同样,滕州市教研室用“考、研、评”三大机制撬起了全市1.4万名教师的素质,进而撬起了滕州这个山东省人口最多县级市的教育教学质量。
  机制一:以考促学,激励每一个
  在滕州,实施素质教育后,学生考试大大减少了,与之相反的是,教师考试明显增多。每年有暑期的教育干部理论考试,有全体中小学教师学科知识考试,有高三教师业务考试,有教育干部理论考试,并将考试成绩纳入教师考核和绩效工资中去。
  考试引发了干部教师读书学习的热情,激励校长、教师不停充电。《中国教育报》、《人民教育》、《山东教育》、《山东教育报》等成了最抢手的报刊。
  “读书是最大的享受,培训是最大的福利”成了广大教师的共识;“奖品是书,案头有书,闲时读书”成了滕州教育系统最时尚的做法。现在,读书活动已经成为教师们的“第四餐”。
  “以考促学,激励每一个”机制引导、激励教师不断学习充电,使每一个教师不光有一桶水,而且有一桶新鲜的、源源不断的活水。
    机制二:以研促教,提升每一个
    教研活动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一种最有效的方法。滕州教研室以“协作教研、跟进教研、网络教研”为平台,为教师成长“搭台子”、“竖梯子”。
  抓实人人参与的协作教研。实践表明,每一位教师都参与的教研活动才是最有效的教研活动。为此,滕州市教研室设计开展了协作区教研活动。以省、市教学示范学校为龙头,建立了10个教研协作区,形成了“城校带乡校”、“强校带片区”、“重点带一般”的教研模式。人人参与的协作区教研,具有全员性、互补性、连续性、时效性等优势,促进了城乡联动,均衡发展。2011年,“滕州片区协作大教研均衡发展城乡教育”获“十一五”山东地方教育创新成果二等奖。
  抓牢促进管理的跟进教研。为促进教学、教研管理,滕州市教研室设计了“分类别、看发展、重提高”的视导教研平台,将全市中小学分为城区国办学校、农村中心学校、农村一般学校和民办学校四个平台。每个平台视导结束后,召集同平台学校进行集中反馈,促使学校取长补短,相互借鉴。
  出台了定点联系学校制度和学科教学跟进式指导制度,提出了教研员要做到“三跟进”:跟进课堂,跟进教师,跟进教研组。
    为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滕州市教育局建立了教育网视频演播系统,将名师的课现场直播到偏远乡村学校。
   机制三:以评促优,成就每一个
  教师业务评优是提高教师业务素养、鼓励广大教师岗位成才的最快捷、最有效的手段。滕州市教研室为全市教师发展设计了教学达标、单项优秀、业务标兵、县域名师四个台阶,从教学达标到单项评优,从骨干教师、教学能手、明星教师到滕州名师,从校、镇到市三个层面,共分12个层级,以适应不同教师发展需要。
    三大机制的实施促进了全市1.4万名教师素质的提升,进而助推教学质量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