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 推动县域教育均衡发展

临沭县教体局局长 陈庆祥
  十八大提出“四化同步”发展,使“信息化”上升为国家战略,为教育改革与发展指明了方向。教育规划纲要将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作为实现我国中长期教育发展战略目标的重要保障措施,对信息化在促进教育改革和提升教育质量方面的作用作了新的定位。教育现代化的实现以信息化为前提。加强县域教育信息化建设,是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途径,是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的务实之举,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临沭县委、县政府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近5年累计投资近亿元用于学校信息化建设。目前全县所有中学、60%以上的小学实现“班班通”。虽然临沭2006年成为山东省首批教育工作示范县,但师资力量薄弱问题尤为突出,城乡教育均衡化程度依然比较低。全县现有中小学113所,其中近百所为乡镇学校。农村学校处数多,班额较小,音、体、美、英语、计算机等专职教师匮乏。临沭亟需教学方式改革。
  2012年9月5日,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的召开,为临沭吹响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号角。我们意识到,教育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带来了教育形式和学习方式的重大变革,对传统教育产生了巨大冲击,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创新人才模式,推进教育机会公平,直接推动教育现代化。是月,临沭县明确提出建设山东教育强县的奋斗目标,把教育信息化工作作为突破口。经过考察论证,决定依托国家重大科技成果“基于云计算以用户空间为基础的资源共建共享型交互式网络云平台”,在全国率先打造县级教育“云平台”。为此,县里成立了由县长任组长的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和教育信息化推进办公室,多层次召开会议学习研究,并邀请教育部有关领导专家作报告、开讲座。
  按照“先行先试、边建边用”的思路,临沭县政府投入专项资金700万元用于教育“云平台”建设,建成44个机构平台、6万个师生空间。目前,全县师生通过个人学习空间发布教学视频3万多个,上传各类教育资源达40多万项,视频浏览数达50多万人次,文章浏览数300多万次。县教体局切实做好“云平台”与培训学习、网络教研、教育教学管理、素质教育、均衡发展的结合文章,尤其是构建的“课堂教学同堂化、管理督导常态化、教学评估一体化”空间教学新模式,更是有效提升了农村学校的教学质量。借助全县18个城乡教育共同体,以教育云空间“同时备课、同时授课、同时作业、同时考试”开展日常教学活动,真正实现了农村学校的学生和县城的学生一样,聆听同一位老师的同一堂课,完成同样的学业水平测试,有效破解了农村学校师资力量薄弱的难题。“云平台”改变了教师们的学习方式,成了教师教育教学的“隐形翅膀”,更成为中小学生提高综合素养的新平台。
  以县为主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赋予县级教育改革很大的灵活性和很强的执行力。面对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新形势与新任务,我们必须坚持将县域教育信息化发展作为实现教育发展战略目标的重要突破口和着力点,多措并举,整体推进,从而实现县域教育信息化的纵深发展。根据《临沭县教育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我县将按照“统筹规划、整合资源、加强服务、提升效益”的原则,进一步完善包括教学资源库在内的学校信息化基础建设,完善数字化教育服务体系,推进教育管理信息化,搭建教育政务服务平台,提升教育管理水平。确保到2014年,“教育信息化、资源数字化、管理网络化”的教育现代化基本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