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合作:学生实现自我管理的途径
发布日期:2013-03-25
来源:《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浏览次数:889次
张虎
自我管理,是指中小学生自己主动采取的用来控制和协调班集体、个人、家庭之间关系的行为。实行学生自我管理,是教育的基本要求之一,它弥补了集体教学模式中管理上的不足。引导学生进行自我管理,可以提高他们的自理能力,培养他们的自强不息精神和创新思维能力。
一方面,学生是教师管理的对象;另一方面,学生又是管理的主体,他们可以进行自我管理。教师要想达到“管是为了不管”的目的,就必须让学生学会自我管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让他们在学习生活中做到自律、自立、自强、自觉。
笔者在教育工作中总结出这样一个结论: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结合,是促使学生实现自我管理的捷径。
开展各种健康有益的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引导学生自我管理,根本上在于培养他们自我管理的能力。教师要将“捕鱼”的本领传授给学生,而不要直接将“鱼”交给他们,即通常所说的“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要想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必须有科学、正确的途径。但是,在目前的学校教育中,正式的课堂教学不是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唯一途径。于是,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就成了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重要渠道。这些课外活动包括“家长进课堂听课”、“父母与孩子同读一本书”、“校园亲子运动会”、“春游踏青一家亲”等。在开展活动以前,教师要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双方力争做到步调一致,共同制订严密的活动计划,以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尽量使每一位学生都得到锻炼的机会。在活动进行的过程中,教师只能给予学生及其家长一定的指导,而不能一手包办整个活动。在活动结束时,教师还要对活动的结果进行正确的评价,总结活动的教育意义,从而使活动产生良好的教育效应。
强化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能够引导学生进行自我管理。首先,教师在课堂上要向学生宣传“自己的事自己做”,并举行各类小竞赛,强化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其次,在课外,教师要充分利用家长会、家访、电话和网上家长学校等渠道,积极主动地与学生家长沟通、联系。家校双方结成牢固的联盟,保证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的一致性,共同对学生的生活和学习进行自我管理教育。再次,教师应该认真抓好班级管理工作,充分发扬民主,逐步完成由教师管理向学生自主管理的过渡,真正扮演好引路人和协调者的角色。最后,教师还要想尽千方百计,调动学生进行自我管理的积极性,对学生取得的点滴成绩也必须给予肯定。例如,笔者所在的学校近年来实行了每周两天的“无批评日”制度,不仅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而且取得了显著的教育成效,还获得了学生家长的好评。
(作者单位:荣成市第三十二中学)
联系电话:0531-51756681,0531-51756682
地址:济南市市中区土屋路3-1号(250002)
0531-51756739
(凤凰彩票凤凰彩票为凤凰彩票凤凰彩票 上午8:30-12:00 下午1:0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