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挂云帆济沧海

本报记者 孙军
  她在幼教领域辛勤耕耘30余载,先后荣获全国优秀教师、中国中小学幼儿教师奖励基金会先进个人、山东省特级教师、山东省优秀教师、山东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章、山东省百名优秀园长、山东省科研创新园长等20余项荣誉称号,并自2012年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012年2月7日,作为全国学前教育界唯一代表,她受邀赴中南海参加政府工作报告征求意见座谈会。她就是2012山东教育年度新闻人物、青岛市实验幼儿园园长兼党支部书记宁征。
筚路蓝缕,无怨无悔
  宁征凡事雷厉风行,一旦认清了目标,便不遗余力,有一股不达目的誓不休的劲头。
  1982年,20岁的宁征从青岛幼儿师范学校毕业后到青岛市城阳区流亭镇做幼教辅导员。在乡镇,她一干就是10年。10年辛苦,10年努力,她指导的8所幼儿园跨入了青岛市“一类园”的行列。
  1992年,宁征被调到青岛幼儿师范第二附属幼儿园当园长。这一年,她积累了较丰富的管理经验,初步形成了具有鲜明个性特征的管理风格。
  1993年,青岛市教育局决定创办一所集实验、示范功能于一体的实验幼儿园。于是,宁征被任命为市实验幼儿园园长。从此,她走上了一条既有荆棘又铺满阳光的创业之路。
  办园初期,她带领3名幼师毕业生和两名工作十余年的教师,从平整园区到布置美化活动室、购置图书教具等,都是亲力亲为。她们没有节假日,没有星期天,每天要苦干12个小时以上。两个月后,幼儿园按市教育局要求如期开园了。
  1995年,市实验幼儿园开办八大峡小区红山峡路分园。新园的创建困难重重,为及早开园,她一个暑假累计加班39天。巨大的心理压力、超负荷的工作透支了健康,宁征患上了乳腺增生症。医生让她住院治疗,她想到两处园百事待举,哪有工夫住院,便一口回绝。在丈夫的一再坚持下,她才同意边工作边接受门诊治疗。
  由于幼儿园办园成果显著,许多家长慕名将孩子送到市实验幼儿园接受教育。为了让更多的幼儿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市实验幼儿园创办了多个分园。目前,市实验幼儿园拥有5个分园,共有教学班级29个,早教中心4处,在园幼儿达1400余名。
  回眸创建5个分园的艰辛,宁征认为不过是做了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她说:“办园的最大收获是锻炼了自己,也提升了自己,懂得了工作中要定位好自己的人生价值坐标。”
敬业乐群,身先士卒
  一位好园长就是一所好幼儿园。宁征凡事以敬业乐群为做人之本,以宽待人严律己为立身之基,竭尽全力彰显人文关怀精神,把爱倾注在幼儿身上,把感情投资给全园的教职工。教师过生日,她送上一张贺卡和一本书;教师生病,她派车送医院或亲自去家中探望;教师住房漏雨,她联系有关部门帮助解决;教师的父母身患不治之症,她带头捐款……她的这种道德风骨、人格魅力所产生的亲和力,促进了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在幼儿园中形成了一种蓬勃向上、锐意进取的团队精神,促进了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出差在外,宁征心里总是装着幼儿园。分园园长张岩告诉记者:“在我的心目中,宁园长既是位可敬的领导,又是位可亲的大姐。可敬,是因为她的敬业精神和身先士卒的风范;可亲,是因为她对教师各方面的关心和服务已超出了人们的想象。”
以师为本,敢为人先
  宁征鼓励青年教师大胆拔尖,及早成为名师。为此,在教育教学工作上,她充分尊重教师的自主权,鼓励教师自主发展,竭尽全力为教师营造实现自我价值的空间。
  宁征认为,开放的时代需要开放的教育。1994年,她带领教师确立了“幼儿开放教育研究”课题。此课题1997年被列为青岛市“九五”教育规划重点课题,2001年被列为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全国“十五”研究课题,2005年顺利结题。2010年,由宁征主持的“创建幼儿园高品质团队”课题,作为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十一五”研究课题获全国和青岛市重点课题一等奖。2011年,由“开放研究”课题延续下来的、市特级教师科研“十一五”规划课题“基于人本主义的发展型幼儿教师培养研究”顺利结题。“十二五”期间,幼儿园申报了2项国家级重点课题“幼儿园‘蓝色海洋’教育”和“开放教育中家园共同体构建研究”。
  “在爱的世界里相遇,我们共同成长”是宁征所倡导的开放教育的核心理念。“珍爱生命,快乐每一天”是宁征赠给全园教职工的箴言,也是她自己的座右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总结经验”已成为她工作中的思维方式。她主编的30余万字的《开放教育》文集由泰山出版社出版,获省科研成果三等奖。
  青岛市实验幼儿园的“开放教育”引起了普遍关注,产生了积极影响。近几年,幼儿园为省内外姊妹园培训挂职园长、教师300余人。她多次被邀请到北京、南京等地作专题报告,并被青岛大学师范学院聘为研究生导师,被青岛幼儿师范学校聘为客座教授。作为青岛市特级教师讲师团成员,她多次赴各市、区巡回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