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投入13亿 彻底解决老大难
发布日期:2013-05-03
来源:《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浏览次数:3733次
本报记者 孙世杰 赵德宝 通讯员 杨树胜
“俺村的学校快40年了,都是些旧房子。俺做梦也没想到,政府拿钱,两年工夫,给学校盖起了新楼房。俺看着心里就亮堂。孩子们真有福啊。”家住高密市柏城镇夏家沟小学附近的王婆婆喜不自禁。夏家沟小学的变化,是该市校舍改造的一个缩影。
高密市教育局局长杨宗荣告诉记者:“从2009年开始,市政府连续3年把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列为十大惠民实事。这次校舍改造,中小学、幼儿园总投入超过13亿元,彻底解决了多年来累积的校舍危旧难题,是高密历史上校舍改造规模最大、质量最好的一次。”
政府主导:多元融资破解资金难题
高密市原有中小学校舍88.6万平方米,经抗震普查鉴定,有54万平方米达不到抗震标准,成为危旧校舍。改造校舍成为全市人民群众的殷切期盼。
2009年时,高密地方财政收入全年只有14亿元,面对如此浩大的工程,县级财政显然无力支撑。资金不足怎么办?
市委、市政府果断决策:办学是政府的责任,必须坚持政府主导,以政府投入为引资平台,鼓励社会资本多元投资,调动一切积极要素,合力破解资金难题。
教育局副局长姚灵光说,市政府改革投资体制,出台以奖代补政策,对校舍改造项目按工程造价的40%进行奖励,对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经营服务性收费等规费全部免收。普惠政策充分调动了镇街、村居、社会的积极性,全市迅速掀起了投资校舍改造的高潮。
夏庄镇、开发区压缩开支,集中资金建校舍,投资近3亿元,建成夏庄中学、开发区中学等一批示范学校,成为全市校舍改造的排头兵。疏港区在财政收入不足千万元的情况下,坚持教育超前发展,筹资3500万元迁建学校,将农村校舍全换成了楼房。井沟镇、大牟家镇、醴泉街道实行镇村联建,逐校逐栋改造校舍。柏城镇、柴沟镇盘活闲置学校资产,所得资金全部用于改造校舍。
在高密,捐建校舍被称为造福子孙的功德工程,社会援建、捐建、承建校舍改造项目蔚成风气。开发区企业捐款近千万元对新校舍进行现代化配备;孚日集团捐资5000万元,建设公办性质的孚日外国语学校;金地源置业公司捐资1200万元新建阚兴小学;东栾村居委会投资800万元全面改造东栾小学,在农村率先实现班班通;北京陆航学院单既友将军筹资150万元,爱国华侨陈沙立捐资50万元,企业家宋来友个人出资98万元,改造农村校舍。
三级联动:“一校一策”推动全面开花
“市委、市政府思路非常明确,校舍改造分级负责、属地管理。市政府负责市直学校,镇街和社区负责辖区学校,分别排出凤凰彩票表、路线图,向社会公示,校舍改造成绩纳入镇街社会事业发展考评。市、镇、村三级联动,对学校原址重建、异地迁建、新建扩建统筹规划,整体推进校舍改造工程。”杨宗荣说。
高密市委书记范福生亲自抓校舍改造,市级班子领导、镇街干部全部下到基层,包靠片区学校,协调解决难题,坚持“一个项目,一套班子,一个方案,一抓到底”。
按照高密市中小学布局专项规划,夏庄镇官庄社区需要新建一所小学,但土地指标审批不下来。范福生协调国土资源局,从原准备用于市区建设的储备土地指标中划出20亩,建设官庄小学。镇党委书记在工地挂牌办公、督办工程,2012年秋天,投资2500万元的学校投入使用。
开发区迁建苓芝小学,党工委书记带领干部走村串户征询群众意见,3次改动选址,最后确定在黄金地段建学校,并将学校规划由40亩扩为90亩,投资6000万元,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按省规一类标准配备,使新苓芝小学成为全市最好的农村学校。
柏城镇一所小学在建校舍时,建筑方少打了两根立柱。镇政府立即喝停工程,责令推倒重建,确保每一间教室高质量达标。
“加强干部包靠力量,推行一校一策,因地制宜,灵活推进,加快了工程进度。2011年,全市重大项目改造工程顺利完成主体建设后,我们及时调整工作重点,将主战场转向了村级小学和教学点。”姚灵光对记者说。
曹疃小学是偏远教学点,校舍严重老旧。团市委争取省希望工程专款25万元,柴沟镇配套48万元,全部推倒旧房子,建起了新校舍。
大牟家镇和顺村村支书李占峰联合桃头等6村,倾尽村集体积累,又想方设法筹借资金,投入80万元,重建和顺小学。
钟家屯教学点因为资金紧缺,重建工程陷入停滞状态。在外地经营企业的本村毛女士知道后,专程赶回老家,捐献50万元,使教学楼顺利建成。
政府、社会形成了合力,校舍改造如火如荼。到2012年底,市政府新建的第三实验小学、高密四中竣工,城区中小学大班额难题得到有效化解。各镇街齐头并进,新建迁建47所中小学,从中心学校到教学点,实现了全面开花。
延伸工程:同步建设普及改造幼儿园
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改造的是中小学,幼儿园怎么办?高密市用行动作出了解答:延伸工程,普享政策,同步规划,联体建设幼儿园。
开发区投资1000万元,建成新中心园,去年,该园被评为省级示范园。夏庄镇投资4000万元,提升改造1所中心园,新建2所社区配套园,今年将投入使用。疏港区利用布局调整后富余校舍,新建4所标准园。柴沟镇利用资产置换资金,投入100万元改造中心园,已经通过省示范园标准化建设验收。密水街道王柱村、姜家屯,姜庄镇翻身庄等50多个村居,集资建设村级普惠园,实现了孩子入园不出村。农民企业家徐光福致富不忘家乡,出资50万元,为井沟实验小学幼儿园建起了楼房。
政府普惠政策促进了民办园迅速发展。凯宇置业公司、凌云公司、孚日集团、豪迈集团等企业踊跃投资1.3亿元,建了6个民办特色园。投资1000多万元的金苹果幼儿园现已成为高密市民办园的新兴品牌。
“2011年来,全市投入3.5亿元,新建改扩建幼儿园113所,幼儿园办园条件显著提升。今年,规划投入7000万元,改造23所幼儿园,全市幼儿园标准化建设实现城乡全覆盖。近3年,全市投入近10亿元,改造中小学校舍70万平方米,新建、改建、迁建学校149所。全市10万学生告别旧校舍,搬进了坚固明亮的新教室。”杨宗荣说。
联系电话:0531-51756681,0531-51756682
地址:济南市市中区土屋路3-1号(250002)
0531-51756739
(凤凰彩票凤凰彩票为凤凰彩票凤凰彩票 上午8:30-12:00 下午1:0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