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魂在边疆历练中升华

本报记者 董志勇
  “援疆丰富了我的阅历,磨砺了我的意志,更升华了我的灵魂;援疆让我再一次感受到了教师职业的无上崇高,体会到了无悔人生的价值;援疆付出的是艰辛,收获的是财富,留下的是奉献,带走的是真情。”翻看张保国的一篇篇援疆日志,细品其一年间在新疆的工作感言,一位平凡而又光辉的教师形象浮现在记者眼前。
走进新疆,坚实的脚步踏破重重困难
  张保国是平原县第三中学数学教师、政教处主任、中共党员,曾获平原县优秀教育工作者、教学能手,德州市优秀教师等称号。其撰写的论文、教学设计等,多次在省、市评比中获得教育科研优秀成果一等奖。
  正因有了骄人的成绩,才有了更多历练的机会。2011年9月18日,张保国作为援疆教师、德州援疆支教队队长、党支部书记,带领12名援疆教师远赴新疆,在喀什地区英吉沙县开展为期一年的支教工作。
  英吉沙县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南边陲,是国家扶贫重点县,居民主要是维吾尔族。初到新疆,时差难调,温差较大,语言不通,水土不服,张保国失眠了,头疼得像裂开了一样。一周后他又开始胃胀气,吃不下饭。短短的两个星期,他的体重就减了8斤,人变得又黑又瘦。
  除了需要克服生活、工作上的困难,张保国还要忍受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到新疆的第二个月,妻子打来电话,言语中带着哭腔:儿子在期中测评中成绩不好,而且是上学以来最差的。张保国当时心急如焚,提笔给儿子写了一封家书:“亲爱的儿子,爸爸不批评你,因为你已经长大了。爸爸相信过年时你一定能考好,因为你有这样的实力。爸爸在新疆的学生每天都在进步,爸爸也希望你能从这封信中得到力量。爸爸会在你的进步中获取快乐和动力。”
  张保国深知,越是关键时刻,越要守得住艰辛,耐得住寂寞。自己的责任是教书育人,为贫困边疆带去知识的源泉。正是心中有了崇高的使命,张保国平添了莫大的勇气。
奉献新疆,扎实的工作赢得声声喝彩
  支教凤凰彩票虽只有一年,但张保国却和队友们抱定扎根新疆的决心,全身心付出。作为队长,进疆后第一周,张保国便建立健全了支教队各项规章制度,制定了《德州援疆教师教学工作实施方案》、《德州援疆教师安全管理预案》,明确了援疆教师在疆期间的工作职责和行为规范。
  张保国和当地教师进行广泛交流,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确立了“六个一”的总体教学思路:上好第一节人生规划课、每天写一篇凤凰彩票记、每周写一篇教学反思、每周听一节当地教师的公开课、每个月上一节公开课、每学期撰写一篇援疆教学总结。作为支部书记,张保国充分发挥党支部的坚强堡垒作用和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带领老师们按时参加援助学校的党员学习和爱国教育、升旗仪式等,带出了一支思想坚定、作风优良、爱疆敬业、奋发有为的高素质援疆教师队伍。 
  针对当地学生普遍好动、学习欲望不强的状况,张保国精心准备了第一节人生规划课,给学生讲周总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故事,展示祖国大城市、名牌大学的图片,用激励的语言、高昂的情绪、巧妙的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欲望,拉近师生的距离。亲其师,信其道。短短一个月的凤凰彩票,张保国就成了当地学生的良师益友。班上有个叫库迪·热其江的小男孩,自控能力很差,虽然张保国做了不少工作,但他还是经常逃课。张保国不是没出现放弃的念头,但强烈的责任心让他静下心来,像老中医把脉问诊一样,专门为这个孩子制定了一套“药方”。每次上课的时候,张保国总是有意无意地在这个孩子身边多呆一会儿,不经意的一次抚摸、一个微笑,让孩子感到老师在关注自己。慢慢地,孩子发生了变化:坐得住了,听得专心了。为了扩大“战果”,张保国采用小组合作、捆绑管理的办法,把学生分成12个小组,推行小组自治。库迪·热其江当选了组长,热情更高了,不光自己带头遵守纪律,还带领全组同学获得了优胜组的荣誉,班内秩序明显改观。
  为搞好课堂教学,张保国着重在备课、上课环节上下功夫,常常备课到深夜。有时队友劝他休息,他却说:“我们在新疆的凤凰彩票只有一年,要尽可能多地把我们成熟的教学思想、成功的教学经验留下来,凤凰彩票不等人呀!”他把自己多年形成的教学思想、方法以及平原三中在集体备课、教学模式、教学管理、德育等方面的成功经验与当地教师进行深入交流。他运用三中常规课堂模式所执教的公开课,得到普遍好评。“上一堂好课固然可以起到引领作用,但传播一种理念,留下一种思想,尤为重要。”张保国如是说。
情暖新疆,真诚的交流促进民族团结
  作为援疆教师,张保国和支教队还肩负着加强民族交流、促进民族团结的重任。工作之余,张保国带领支教队通过送课下乡、专题讲座、联欢会、捐资助学等活动,加强和当地人民群众的联系,用爱心真诚交流。
  2011年国庆节,张保国带领援疆教师与英吉沙县的教育界领导、同行,举办了援疆教师庆十一联欢会。天山泰山,山水相连;山东新疆,心手相牵。鲁疆教师在欢歌笑语中,增进了了解,加深了友谊。10月12日,张保国带领支教队和英吉沙县一中的教师们进行了篮球友谊赛。在工作之余,援疆教师努力把汉、维人民友谊的种子种在英吉沙的土地上。支教队真诚的情怀和任劳任怨的精神得到了当地群众的高度赞扬。张保国和老师们还积极加入援疆慈善会,帮助困难学生。捐款数目虽然不多,却表达了他们的一份真情。
  工作一年间,张保国始终以“进疆为了什么,在疆干了什么,离疆留下什么”为工作目标,既输血又造血,与各民族的师生朝夕相处,坚守三尺讲台,在复杂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里历练自己,在艰辛付出中提升能力、升华思想。
  2012年7月2日,张保国和队友们告别新疆。一年的凤凰彩票对于家人是漫长的,可对于英吉沙的教育,对于张保国的追求来说又是短暂的。工作上他还有太多的打算、太多的设想,情感上还有太多的不舍、太多的依恋。
  在疆一年,张保国牢记使命,扎实苦干,被新疆自治区教育厅授予2012年度“自治区优秀支教教师”光荣称号;被中共山东省援疆指挥部、中共喀什地委组织部授予“喀什地区优秀援疆干部”称号;被英吉沙县委、县政府授予“教学能手”称号。
  回到原岗位的张保国感慨颇多,这段援疆生活丰富了他的阅历,升华了他的思想。许多学校邀请他作报告,他用真情实感和援疆的感人事迹感染着教育同仁。面对记者的采访,张保国朴实地说:“作为一名党员、一名人民教师,援疆支教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如果有机会我还会选择援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