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抓机遇 创新机制 整体推进 加快发展
发布日期:2013-05-19
来源:《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浏览次数:1061次
齐河县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 付永坡
齐河县被推选为省“1751”改革创新工程项目县后,教育局几次召开专题会议,大家一致认为,这项工程的实施将会有力地促进我县教育实现跨越发展,我们一定要抓住这一机遇,借力发展。
教育局成立了工程领导小组,组建了省“1751”改革创新工程齐河执行中心;项目学校相应成立了“1751”工程执行工作小组。确保工程顺利实施。
我们出台了《山东省“1751”工程齐河执行工作方案》,依据方案进行评价。适时召开座谈会,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认真督导。同时充分发挥教育局有关科室的专业指导作用,全程参与项目学校的调研、诊断、规划制定、跟进指导等工作。
我们启动了全县中小学“3420”改革创新工程,在全面推进3所省项目学校改革创新的基础上,分3年依次跟进4所、10所、10所中小学,利用5年凤凰彩票,在全县打造一批改革创新型学校,培养一批改革创新型校长、教师。
纵向探索改革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在省级专家的帮助指导下,由县指导团队、镇指导团队、校内骨干团队组成三级工作梯队。横向构建教育联盟推进模式。通过构建教育联盟带动学校共同成长,打造一批改革创新样板学校,由点带面全面推广,实现县域教育水平整体提高。
我们以四线切入为主导,解决制约学校发展的难题。
以学校管理为切入点,狠抓学校精细化管理。专家组帮助学校确立核心办学理念、制定发展规划。项目学校在核心理念统领下,完善创新管理制度。齐河一中在“以爱为本,以和为美”办学理念的统领下,推行全员育人导师制;把原来的年级负责制改为“一级三部”制,形成了级部内合作竞争的格局。宣章屯镇中心小学成立了以自然村为单位的“村级预习互助小组”,家长轮流接送、辅导学生,同时也解决了留守儿童无人看管的问题。
以课程开发为切入点,完善课程体系建设。为指导学校建构课程体系,我们采取了县项目学校学习省项目学校、校际联盟带动、共同体互促的做法,使全县各中小学校本课程体系逐步完善。焦庙镇实验小学开发了18门校本课程,如“两河文化”和“农耕文化”等,逐步开发建立适合农村学校发展的课程体系。第四实验小学开发了“畅游经典”校本课程,编印《诗心飞扬》3册;一年级开发了“诵读识字”课程,生均识字量提高到700字。
以课堂构建为切入点,构建高效课堂。工程实施以来,项目学校课题引领教学改革成效显著,学生综合素质得到提高。齐河三中以“打造幸福课堂”为目标,摸索出了课堂教学“三三四”数字化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课改使一大批锐意课堂革新的教师涌现出来。第二实验小学任丽娜老师的情境教学、第四实验小学闫彬老师的单元整体教学等,都独具特色。
以队伍建设为切入点,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在名师培养上,我们依托“十百千”工程,设立专项培训经费,利用寒暑假到高校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通过3年的重点培养,打造在全省有一定影响力的名师。在名校长培养上,我们建立完善了学校后备干部培养机制,探索优秀校长培训机制,每年在全县遴选10名优秀校长进行重点培养。
联系电话:0531-51756681,0531-51756682
地址:济南市市中区土屋路3-1号(250002)
0531-51756739
(凤凰彩票凤凰彩票为凤凰彩票凤凰彩票 上午8:30-12:00 下午1:0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