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市寒亭区创新德育工作方式方法

  本报讯(记者 于康健)近年来,潍坊市寒亭区从德育管理机制、德育队伍建设、德育行动研究三方面入手,全面实施“德育创新工程”,努力提升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实效。
  构建“大德育”管理体系,打造育人共同体。该区教育局设立“德育工作室”,不断整合德育资源,形成了区文明办、团委、公安局、普法办、镇街等多部门联动的“大德育”工作体系。同时,各街道教管办成立德育工作小组,负责街道中小学德育管理、创新行动研究及德育工作评价。各学校也结合本校实际,建立了德育自主管理模式,积极构建多维互动的德育体系。
  构建“班主任主体管理”模式,强化德育工作队伍建设。该局设立“寒亭区班主任成长基金”,强化班主任培训和科研工作,制定班主任培养与成长计划,聘用经验丰富、业务突出、师德高尚的优秀教师担任班主任,并对班主任实行梯级化管理;将德育工作列为班级管理工作考核首要内容,在职称评聘、绩效工资发放、评先树优、晋级升职等方面,优先向班主任倾斜。
  创新学校德育行动,让德育成为教育活力之源。该局坚持“人人教育人,处处教育人,事事教育人”的德育原则,构建“校委会——政教处——年级组——班主任”、“校委会——教导处——教研组——科任教师”、“党支部——共青团、少先队——班委会——学生”、“校行政——总务处——后勤工作人员”、“学校——社会——家庭”等五条德育主线;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在教学过程中积极渗透德育内容;通过开展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德育活动,让学生把道德认识逐步内化为自己的道德行为;成立“心理咨询服务站”、“心理咨询室”、“心理氧吧”,配备专兼职“心理导航员”,建立“心理咨询博客”,及时发现并化解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成立家长委员会和家长学校,并利用“亲子共成长”工程、教学开放日、家访等多种形式,让全社会参与学校管理和德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