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商务职院大三学生王毓川练就绝活

本报通讯员 蒋慧晨
  在第三届全国粮食行业职业技能竞赛中,山东商务职业学院的大三学生王毓川,凭借过硬的技能,获得粮油保管员竞赛项目学生组唯一的一枚金牌。
  王毓川身高一米八多,是个皮肤黝黑的阳光男孩。如今,凭借着优异的成绩,王毓川还未毕业就与青岛第二粮库签约,福利待遇优厚。
  “比赛分为实际操作和理论考试两部分进行。”王毓川告诉记者,实际操作第一项就是找出粮库中的异常测温点,然后才能领到异常样品,进一步判断样品的发热原因。“这一项考验的就是技术,靠小聪明是过不去的。”王毓川说,
  判断水稻的发热原因时,王毓川一眼就看到样品中有许多活着的稻虫。把水稻和稻虫分离开来这还不算完,还要把稻虫的种类在放大镜下一一区分。“在放大镜下,仅凭肉眼就能区分将近30种稻虫。”王毓川说。
  职业技能竞赛的实践操作部分远不止这些内容,共分为粮情检测、测量风机参数、粮面投药和测量粮仓中气体浓度四个项目。
  王毓川告诉记者,在粮面投药这一项中,要根据粮面大小确定施药盘个数,每个施药盘投药不超过150g,再根据每片药的克数确定药片数量。
  “投药时不能挨片地数药片,要‘一把抓’。”王毓川告诉记者,每个人手掌的大小不同,每次抓药片的数量只能自己感觉,如果标准的投放量是45片,他每次投药的误差不会超过两片药。
  王毓川告诉记者,国家每年损失的粮食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由于储存不善造成的。“到了工作岗位后,身上背负的是满满的责任。我要做的是守住、管好自己负责的粮仓。”
  据了解,王毓川的成功,与学校的教育密不可分。多年来,山东商务职业学院依托校内设立的中央财政支持建设的粮油质量检测中心和制粉工艺实训中心两个现代化实训基地,与中粮集团、益海嘉里等粮食行业龙头企业开展深度的校企合作,每年为粮食行业培养和输送大批高素质专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