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光市台头小学多措并举治理餐桌浪费
发布日期:2013-08-29
来源:《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浏览次数:5021次
本报讯(通讯员 隋艳玲)寿光市台头小学标本兼治解决学生餐桌浪费问题,通过提高饭菜质量、增加饭菜品种、禁止带零食上学、加强勤俭节约教育等措施,有效地消除了“舌尖上的浪费”。
过去,该校也很重视对学生的节俭教育,并曾开展过许多相关活动,但往往只是短期收效,不久就会“反弹”。为了弄清楚饭菜浪费的症结所在,学校组织部分学生干部设计了调查问卷,由他们针对饭菜浪费现象和原因在学生中展开调查。统计结果显示,造成浪费的原因主要有四点:一是学生普遍缺乏节俭意识,浪费饭菜在他们心里不算啥;二是学生自带零食到学校,零食代替了主食;三是食堂馒头个大,菜量过足,有的学生吃不光;四是主食单调,有的菜不可口。
辨出了“症”,接下来就是对症下“药”。学校组织全体班主任及部分学生代表进行讨论,就如何治理餐桌浪费达成四点共识:一是对学生进行节俭教育,唤醒学生的节俭意识;二是从源头上杜绝零食进校园;三是食堂饭菜减“量”提“质”;四是把“文明餐桌”行动落实情况纳入班级管理常规。
为了取得家长的配合,学校印发了《致家长的一封信》,让家长了解“文明餐桌”行动,配合学校工作,不让孩子带零食到学校,不乱给孩子零花钱。
要拒绝餐桌上的浪费,饭菜可口最关键。学校在充分征求家长、学生意见的基础上改进了食谱,在保证营养均衡的前提下,力求合乎多数人的口味。在实行“文明餐桌”行动以前,学校食堂主食只有馒头和蒸包,后来增加了油饼、米饭,早餐的咸菜也多样化了。“面对着可口的饭菜,学生们一个个狼吞虎咽,哪里还会浪费呢?”四年级班主任于家禄幽默地说。
学校加强监督评价,把“文明餐桌”行动作为班级常规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广播或一日常规公示栏及时对班级学生浪费现象加以公布,并把行动落实情况与班主任待遇及学生评优挂钩,提高了班主任的管理积极性和学生的自觉性。
谈起学校开展的“文明餐桌”行动,一位学生家长说:“孩子现在变化很大,以前上学时总要带零食,不好好吃饭,有时就嚷嚷肚子疼什么的,现在爱吃零食的坏毛病改掉了,身体比以前好了,还比以前懂事了呢。”
联系电话:0531-51756681,0531-51756682
地址:济南市市中区土屋路3-1号(250002)
0531-51756739
(凤凰彩票凤凰彩票为凤凰彩票凤凰彩票 上午8:30-12:00 下午1:0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