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市淄川区太河中心校挖掘乡土教育资源

  本报讯(记者 李强 通讯员 翟文天 李欲敬)“瞧,这是蒲公英,它的种子可以随风飘到远处落地发芽生长,适应环境的能力非常强;这是车前草,它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可以用作药材……”在淄博市淄川区太河中心小学校园外的田野中,几名学生正在教师的指导下仔细辨认脚下的山野植物。这是太河中心小学“认识中草药”课外综合实践活动的一项内容。
  “认识中草药”课外实践活动只是太河中心学校乡土教育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该校充分挖掘乡土教育资源,创新实践活动内容和方式,引导学生走出校门、走出家门,丰富了学生课外知识和生活体验。
  该校结合农村教育实际,根据学生年龄特点与心理发展水平,分层拟定活动实施计划,配备专业教师进行指导,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实践活动,不断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为促进乡土教育活动常态化开展,学校组织骨干教师,围绕中草药、土特产、风景名胜等内容,编写校本教材,为乡土教育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经过几年的学习和实践,现在太河中心小学的学生们已经陆续认识了远志、紫花地丁、蒲公英、连翘等150多种生长在山野间的中草药,对它们的名称、生长习性、作用以及简单的制作方法都有了初步的了解。
  参加田间劳动是太河中心校乡土教育的另一项重要内容。为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该校通过布置孝亲作业、发放劳动实践倡议书等形式,号召学生主动陪同父母到田间参与体力劳动,感受劳动艰辛,体验收获快乐,在学习田间劳动技能、熟悉农作物耕种特点的同时,升华热爱家乡、热爱乡土的情感。
  吴强是太河中学初三年级的一名学生。今年五一节期间,他响应学校号召,和家长一起到自家的田地里栽种花生、地瓜,几天下来,手上磨起了水泡,着实尝到了劳动的艰辛。“平时父母对我过于疼爱,很少让我参与田间劳动。这次学校给我们布置了作业,让我们帮助家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体力劳动。虽然感觉很累,但也很充实。”谈起劳动感受时,吴强感慨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