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由制度说了算”

本报通讯员 赵桂海 丁德群
  “面对同一件事情,不同的人就会有不同的想法、不同的表现。要想建设一支充满阳光的教师队伍,打造一个奋发有为的教师团体,就必须有一个大家都认同的规则,而且这个规则必须是透亮的,要像阳光一样照到学校的每一个角落,照到每一个人的内心。当大家遵守、敬畏这个规则的时候,所有人的行动便会集中到一个点上,会沿着规则所指的方向一齐努力。”临朐七中校长潘心治所说的规则,指的是学校制度建设。
  在临朐七中,制度不像有的学校那样繁琐,而是化繁就简,每一项、每一条都是从师生的实际发展需求出发,让教师们在日常工作中看得见、触得到。也正是因为制度具有可操作性,落实起来就会更有力度,更有方向性和指引性。由此,在该校师生中逐渐形成了一种特有的文化现象——一切由制度说了算。
  王成科是2003年参加工作的青年教师,工作积极,上进心强,每年所教的数学成绩都非常突出。在2010年的职称评聘中,依据工作业绩,他被破格晋升为一级教师。这不仅在学校史上是职称晋升最快的,而且在整个临朐县也很少见。当时,就连王老师自己都感到意外。按照惯例,这样的好事儿做梦都不会落到他头上,优胜者却偏偏就是他。然而,每当说起此事,大家却没有一个不心服口服的。即使当时与他一起竞争的对手,都觉得这个结果顺理成章。因为考核成绩都明明白白摆在那儿。正是这种在勤勉中不期而遇的“好事儿”让每一名教师都心服口服,都以更高的热情在工作中努力提高自己、发展自己。
  当然,规则是无情的,定下来就要毫不含糊地遵守。这也给个别教师带来过烦恼。该校一位从教多年、资历颇深的骨干教师就曾遇到过这种情况。在上学期的师德考核中,担任年级备课组长的他竟然没有达到优秀等次。工作成绩一直优秀的他,一下子觉得脸上挂不住了,于是背地里找到校长,看能不能通融通融,别让他在老师们中间丢了面子。对他这“无理”请求,校长没有强调执行制度的严肃性,而是从他讲过的一节公开课说起,细数了他工作中的许多失误和种种自满表现,帮他分析了之所以这次“不优秀”的根本原因。没等校长说完,他就坐不住了,站起来,红着脸说:“本来就够丢人了,却错上加错,又做了一件更丢人的糊涂事!”
  “制度无情人有情。关键是怎样‘有情’地去落实好‘无情’的制度。如果制度不够完善,或在执行过程中出现了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可以在过后通过教代会进行修改。但如果在执行制度的过程中人为地制造阴影,那就是对个别人‘有情’而对大多数人‘无情’。长此以往,制度就会成为一纸空文,给学校这个大家庭造成的负面影响是无法‘修改’的。”校长潘心治谈到怎样落实制度,怎样阳光操作教师们关注的事情时,见解朴素而深刻。也正是这种充满阳光的制度文化,让每一名教职工干起工作来内心既敞亮又畅快,教书育人的职业幸福感也就无时无刻不激励着他们昂扬奋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