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市峄城区:建立“能上能下”的交流机制
发布日期:2013-11-11
来源:《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浏览次数:3070次
本报记者 胡乐彪 孙晋之
今年教师节前夕,枣庄市峄城区阴平镇上郭小学校园内热闹非凡,来自美国新泽西州的洋教师Alex正在给学校“英语社团”的孩子们上课。从最初的好奇、拘谨,孩子们很快“迷”上了Alex,他们之间的互动也让整个课堂变成欢乐的海洋。
农村小学引来了“洋教头”,这一切要归功于“媒人”李景钊。
李景钊是枣庄二十八中学的一名优秀的物理老师。今秋开学后,他积极响应峄城区教育局“加强教师城乡交流,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号召,主动报名来到了距离城区最远、师资力量较为薄弱的上郭小学支教。
在这里,李景钊看到学校因没有专职的英语教师、学生的口语能力较差时,便利用自己的英语专长成立了学校英语口语社团。同时,他还利用自己的人脉资源,请来了在大学支教的外籍教师。
与李景钊老师一样,今秋开学后,峄城区又有18名驻城学校骨干教师自愿报名到薄弱农村学校支教。自2011年该区城乡教师“互学互促双提高”人才交流计划正式启动至今,共有62名驻城学校骨干教师到农村学校任教,76名农村教师到城区学校挂职。
该局规定,对口单位每学年根据需要互派一定数量的教师进行交流,挂职教师在城区学校听、上公开课每学期不少于30节,写调研笔记不少于5万字;支教教师到村小任教要承担起学科带头人的作用,每周至少上一节校级公开课,指导帮扶教研组承担一项市级以上的教研课题。同时,还要当好对口学校的教学管理等方面的交流使者,实现优质资源的共享互利。
蔡可伟老师是城郊中学一名优秀的体育教师。三年前,他选择到阴平镇金寺小学支教,硬是把一个没有任何基础的学校田径队带成了全区的体育强队。因此,蔡老师深受全校师生爱戴,并连续三年选择了继续支教。“和城里的孩子相比,这里的孩子更需要我!”蔡老师说。
区实验小学教导处副主任孙冬梅到金寺小学挂职副校长后,两个月内便已经组织金寺小学和区实验小学的名教师开展了三次赛课交流活动,为交流学校解决了平时无缘名师的难题。两个学校的学生社团活动,也在孙冬梅的策划下多次互动交流。
孙东梅说:“既然挂职到这个学校,我就该珍惜利用好这个机会,当好两所学校交流合作的联络人。”金寺小学校长褚夫伟告诉记者:“孙冬梅老师到我们学校挂职,让我们轻松攀上了区实验小学这门‘富亲戚’。”
“教师城乡交流带来的一个最显著的变化,就是农村孩子往城里上学、转学的少了!”白山小学校长张庆法说,“过去,我们学校每学年有近四分之一的学生流失到城区学校;现在,很少有学生再往城区学校挤了。”
为激励更多的教师交流,该区还规定,交流教师年终考核评优单分名额,与普通教师相比,评优比例提高50%;在职称评聘上,每人再享受考核加分的照顾;交流教师均享受原、现单位的福利待遇,区局对支教人员每人每月给予约200元的交通补助。
张庆法告诉记者,他们学校去年分来一个叫宋莉的女教师,称得上青年教师中的佼佼者。今年,峄城区新建设了一所区直小学,宋莉老师完全符合招考条件,而且具有绝对的实力。但是出人意料的是,宋莉没有报考。用她自己的话说,峄城区成功创建“省教育示范县”后,全区城乡教师待遇完全统一了,再加上白山小学校内外优美的环境,她在这里工作既感到舒心,又能发挥自己的才能,所以没有必要往城里调动。
“师资力量的均衡是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我们通过建立‘能上能下’的交流机制,催生广大教师‘争上争下’的从教热情。”峄城区教育局局长孙中军表示,这既是促使农村新教师成长的好方式,也是促进城乡师资均衡的好办法。
联系电话:0531-51756681,0531-51756682
地址:济南市市中区土屋路3-1号(250002)
0531-51756739
(凤凰彩票凤凰彩票为凤凰彩票凤凰彩票 上午8:30-12:00 下午1:0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