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产教结合,全面对接才能互利共赢
发布日期:2014-02-09
来源:《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浏览次数:3132次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 马广水
“首届顶岗实习学生没出校门就被抢聘一空”,这是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学生就业的真实写照。2011年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被教育部、财政部确定为重点支持专业。学院本着“校企合作,产教结合,全面对接,互利共赢”的办学理念,依托国家农产品现代物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加强校、企、中心合作,贯彻“三方参与、优势互补、共育人才”的人才培养理念,走产学研相结合的发展之路,形成了以就业为导向,以行业、企业为依托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长效机制,建立了产学研三方参与的双“3D”人才培养模式,提升社会服务能力,走出一条特色鲜明的产学研结合的办学之路。
一、校企合作,创新“3D”人才培养模式
学院依托山东省产业发展,深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坚持育人为本,坚持职业素养养成与技能训练并重、理论知识应用与实践能力培养并重,强化学生素质、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就业创业能力培养,创新提出“3D”人才培养模式。“3D”有两方面含义:一是学校(学)、国家工程中心(研)、企业行业(产)三方共同参与,搭建了“3维(Dimension)”立体化的人才培养。二是重视大学生基础素质、职业能力素质(双素质Double Qual-ity)培养,以行业企业项目和工程中心技术为支撑(双支撑Double Support),把学历文凭和职业资格证书两个证书有机融合(双证书Double Certification),实现毕业后与真实岗位的无缝对接,实现了“3双(Double)”职业要求,进而实现产学研用一体化的人才培养。
二、校企互动,双岗双聘建设师资队伍
学院按照“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要求,采用“培养、引进、聘请”等途径,通过教师进企业、企业技术人员进学校、职业培训等手段,建设了一支适应教学、生产、技术服务需要的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双师素质”专业教学团队。充分利用山东星科、无锡泛太、山东微分电子、鲁商集团,以及校内的国家农产品现代物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合作单位的行业技术优势,展开“企业冠名订单班”、“课程模块”、“技术研发”、“实训设备改造”等合作项目。经过两年的建设,学院培养专业带头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名,培养双师型骨干教师6名,引进双师型骨干教师2名,企业兼职教师12名,教学团队“双师素质”教师比例达90%以上,专兼职教师比例达到1:1,硕士以上比例达90%以上。
三、融合行业企业标准,联合开发核心课程
以市场需求为起点,坚持企业专家与学校教师共同参与,对物联网应用技术领域的职业岗位分布、市场需求、岗位工作任务及职业能力要求等内容开展调研工作,确定面向物联网应用开发工程师、3G手机软件开发工程师、物联网技术支持工程师培养人才。并对三个工作岗位的工作过程和典型工作任务进行了综合分析,提出了完成这些工作任务需具备的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并根据认知及职业成长规律递进转换为专业课程。建设了“智能设备应用开发(基于Android平台)”、“物联网系统开发”、“RFID技术及应用”三门优质核心课程。
四、以赛代练、以赛促学、以赛检学
将全国职业技能大赛、全国大学生软件设计大赛、齐鲁大学生软件设计大赛等内容融入课程教学,并组织学生积极参加,通过参赛带动学习,提高项目开发能力。通过赛事平台让优秀的学生得以提高水平、脱颖而出,使他们学到最新技术。学生通过积极参与,挖掘出个人潜能,极大地带动了学习热情。
联系电话:0531-51756681,0531-51756682
地址:济南市市中区土屋路3-1号(250002)
0531-51756739
(凤凰彩票凤凰彩票为凤凰彩票凤凰彩票 上午8:30-12:00 下午1:0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