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市淄川区三项措施让农村教师“留得住”“干得好”

  本报讯(记者 訾文)为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缩小城乡师资差距,淄博市淄川区近年在不断改善办学条件的同时,把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农村教师队伍放在优先发展位置,让每个农村孩子都能接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
  该区一是改善教师工作生活条件,健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投入保障机制,积极争取党委、政府支持,多方筹措资金,下大力气解决农村教师的“吃住行”问题。进一步加大后勤保障力度,要求山区学校、路途远的学校力所能及解决教师午餐问题、住宿问题、上下班交通问题,让教师安教乐教,切实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二是健全农村教师培训机制,强化教师培养培训,扎实开展新教师岗前培训、农村教师到城区跟岗学习,分期分批组织优秀农村校干教师到名校、高校学习培训,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终身教育网络。由名师牵头,吸纳优秀教师组建学科教学研究团队,搭建资源共享平台,充分发挥名优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让农村教师在专业成长中体验职业幸福。
  三是完善农村教师奖励机制,强化绩效考核,建立系统完善的奖惩机制,实现多劳多得、优劳优酬、有为有位,打破“吃大锅饭”的做法。探索设立“功勋教师荣誉奖”,对终身在教学一线工作的优秀教师进行表彰;设立“功勋班主任荣誉奖”,对从事班主任工作超过一定年限的进行表彰,充分调动起干部教师干事创业的工作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