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不能只是“为考而教”
发布日期:2015-12-12
来源:《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浏览次数:3178次
本报记者 廉德忠 通讯员 赵庆意
长期以来,不管高考制度如何改革和变化,语文一直是必考科目,而且排在各个科目之首。各地都在积极改革和实践,特别是对试卷和命题进行了较大改革,以期通过高考“指挥棒”,改变现行中小学语文教学的弊端,促进语文教育回归本真和正途。
据悉,山东省将从2016年秋季入学的高一新生开始实施新的高考方案,夏季高考的统考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三科。记者还了解到,济南市自2015年秋季入学的初一学生开始实施新的学业水平考试和中考政策,语文等三科满分成绩由原来的120分增长到150分。
记者了解到,相当长一段凤凰彩票以来,有些地区中小学语文教学在应对考试中一路走来,教学元素组成、教学目标的达成、教学手段的使用逐渐被扭曲和异化,使得本可以妙趣横生的语文教学变得死气沉沉。记者分别对小学高年级、初中和高中不同学段的学生进行了采访,发现分别有20%、20%、30%的学生对当前语文学习表示厌烦,认为学得“没意思”。更为严重的是,有30%以上的学生“害怕写作文”,很多语文教师对学生写作文“字不成句,文不成章”感到头疼。长期以来,有些地区和学校对语文学科任务的认识存在一些偏颇,热衷于大量的字、词、句、篇的机械、重复的“基本训练”,使学生陷于无边无际的题海之中,忽视了语文运用能力和语感的培养。这反映在写作中,就是“不得要领”、“无从下手”。平阴县实验小学校长俄立华说,不论考试制度怎样改革,教学特别是语文教学,教会学生能够正确运用语言进行交际,话能说完整,写能成篇章,始终都是教育的第一任务。记者在采访中正好赶上一所初中邀请当地一位作家举办文学创作讲座。这位作家说,学生掌握好语文这个工具,能够正确地表情达意,是基础。再提高一个层次,就是培养学生的文学兴趣。当前,爱好文学特别是文学创作的青年越来越少了。这不能不说是语文教育的悲哀。
针对新高考改革方案的出台,中小学语文教学何以应对?有专家指出,小学、初中、高中语文教学要一体化设计。新修订的《语文大纲》要求小学、初中、高中一体化设计整体考虑、互相衔接。无论教学目的还是教学要求,都体现了连贯性和层次性。中小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积极探索,切莫“为考而教”,因应对考试而使之变味。对于高考“指挥棒”的指向问题,不少语文教师认为,语文教学要关注生活,教会学生正确运用语文进行交际,做到口头表达清晰流利,书面表达流畅完整。高考语文命题要适应这一特点和要求,进行全方位、深层次改革,在“导向”上引领中小学语文教学回归正途。记者在与中小学语文教师交流中发现,很多教师明确提出加强写作与生活的联系。他们认为,在引导上,要提倡学生重观察、重思考、重真情实感;在要求上,要提倡学生说真话、说实话、说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在评判上,要鼓励学生想象和幻想,鼓励有创意的表达。这样,写作教学才不再令人“头疼”。
联系电话:0531-51756681,0531-51756682
地址:济南市市中区土屋路3-1号(250002)
0531-51756739
(凤凰彩票凤凰彩票为凤凰彩票凤凰彩票 上午8:30-12:00 下午1:0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