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录播”让三地课堂同步

本报记者 王蕾 王飞

  “这套系统真是太神奇了,为农村学生解决了大难题!”在近日举行的全国教育装备展览会上,滨州市沾化区精心打造的“1+2”同步互助课堂教学系统甫一亮相,便受到广泛关注。他们现场演示的示范课例和介绍材料,也成为这次展览会的一大亮点。

  据了解,这套“1+2”同步互助课堂教学系统,是由1所办学规模较大、专业教师齐全的优质学校,帮助2所办学规模小、部分学科专业力量薄弱的学校,开设同步互助课堂。课堂上,依托“云录播”系统,一位主讲教师可以为一个“主课堂”和两个“分课堂”同时授课,并且能实现师生的同步互动;2名辅助教师负责“分课堂”的师生互动、学生互动、检查作业情况等。不仅如此,3个分处不同地域的课堂还可以远程观摩现场课堂教学直播,并随时点播录像课自学,真正做到了“教学同步、学习同步”。

  据滨州市沾化区教育局局长牟同忠介绍,该区农村教育存在“点多、线长、面广”的实际,农村学生的教育长期面临着严峻考验。近年来,为破解这一难题,他们大力推广教育信息化工程,积极探索“数据流”教学模式,不断拓宽农村教育渠道。在建成覆盖全区中小学教育城域网、实现全区中小学宽带网络“校校通”和优质资源“班班通”的基础上,该区聚焦“1+2”同步互助课堂教学系统的研发,依托“云录播”技术和“专递课堂”技术开展教学活动,着力破解教育“痼疾”。据悉,这一系统从去年9月起正式启用,取得了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位于冯家镇下圈村的冯家镇第六小学是该区最北端的一所小学。由于学校缺乏专业音乐教师指导,学生们只能跟着录音机哼唱。自从“云录播”系统应用后,学生们每逢音乐课便坐在教室里,聆听15公里之外的冯家镇第二实验学校专业音乐教师张玉兰给他们同步授课。和该校学生同步上课的,还有位于该镇李雅庄的第七小学的学生。他们的音乐课堂,也通过该系统实时展开。

  “1+2”同步互助课堂教学系统的出现,实现了该区优秀教育资源的区域共享,丰富了农村教育的渠道,使得农村学生不用出门就能和城里学生一样享受到高质量的音体美教育,赢得了家长和师生的称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