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为“特色”丢掉灵魂
发布日期:2016-10-21
来源:《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浏览次数:252次
纪成涛
课改进行了十几年之后,全国各地的小学的确涌现出了众多的特色学校。既有以课堂模式建构为特色的,以艺术教育为特色的,以经典国学传承为特色的;也有以某项体育活动为特色的,以社团活动为特色的,以学校课程建设为特色的;还有以学校文化建设为特色的,以某项乐器为特色的,以武术训练为特色的,等等。十几年来,参观者、效仿者何止千万?可从未听说有“××名校第二”这一说法。究其原因,不是学得不像,也不是学得不扎实,关键是那种一味为了学习而学习的学校建设没有了自己的灵魂,丢失了自己的办学理念,也就没有了属于自己的文化。殊不知,在一味追求特色的过程中,丢失的不仅仅是自己的本真,更重要的是丢失了小学教育的根。小学教育之所以姓“小”,是因为它具有奠基性,而没有专业性。我曾到过很多特色鲜明的学校,见过他们的很多特色镜头。走进以某项乐器为特色的学校,只见全体学生都在拿着葫芦丝训练。可是,我真切地看到了有些学生其实是不喜欢葫芦丝的,是在表演给参观者看的。实际上,有些学生也的确不适合学习乐器。我走进以篮球为特色的学校,发现全体学生都在练习篮球。场面壮观至极,令参观者无不赞叹。但是,我也的确看到很多学生完全是在应付,其实并不感兴趣。一部分学生几乎牺牲了所有的课余凤凰彩票,练习他们并不喜欢的特色活动。其实,“被特色化”的又何止这些学生?教师也在其中。
学校里开设什么样的课程,不能仅仅由领导决定,而要让广大学生来选择。在谈到美国教育与我们的区别时,很多专家、学者的意见几乎是一致的,那就是“选择”。学生愿意学什么,就选择什么。小学生不具备分辨的能力和意识,可以在家长和老师的帮助下进行选择。
那么,在特色学校建设盛行的今天,还需要不需要提倡呢?当然需要。一所学校要发展,必定要形成自己的特色。但是,我们要知道,学校特色是基于学校的历史文化、传统经验以及地域特色做出来的。如果一味地去追求所谓的特色,那么这样的特色学校不要也罢。它牺牲了教师和学生的特色,忽视了人的发展。这样的教育是不可取的。
尊重人的发展规律就是尊重教育规律。笔者所在的小学尽管是一所农村学校,但是依托地域优势、师资优势,经过几年的探索与实践,在各个领域都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有不少校长朋友问我:“你们学校的特色是什么?”我只能以“真的没特色”回应。这是因为,我不能用一句话来简单地概括我们学校的特色。在课程建设方面,我们基于学生基础素养的形成构建了具有学校特色的“工程课程体系”;在课堂建设方面,我们围绕“生成、对话、回归”的基本要素,形成了“高效共生课堂模式”;在教师专业成长方面,我们构建了“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另外,我们还搭建了学生展示的平台,如“校园好声音”、“校园演说家”和“金秋艺术节”、“校园吉尼斯”等。所以,从这个角度上来看,我们没有什么特色。我们只是遵循教育规律,围绕学生的全面发展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作者单位:肥城市仪阳街道中心小学)
联系电话:0531-51756681,0531-51756682
地址:济南市市中区土屋路3-1号(250002)
0531-51756739
(凤凰彩票凤凰彩票为凤凰彩票凤凰彩票 上午8:30-12:00 下午1:00-5:30)